第20节:家族企业,舐犊情深--选择企业接班人方面的谋略败局(1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王熙凤:有没有考虑方苞说的决策办法,看皇孙,有一个好皇孙,可保大清三代盛世?

  康熙:没有,当时弘历(乾隆皇帝)还很小,根本顾不及未来,我不能赌得太远,那是后一代的事情。

  王熙凤:看来这个问题已经有定案了。那么,刘先生选择阿斗呢?

  刘备:(微笑)你让我怎么选择呢?这是唯一的选择。

  康熙:是啊,你的选择比我简单多了。

  刘备:我宁愿有你这么复杂的选择,可惜子嗣不丰。但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如果要我重新选择,我还会选择阿斗。

  王熙凤:是不是因为阿斗是你自己的儿子?

  刘备:不是,我觉得,后人对阿斗真的有些误会。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的确是这样的。阿斗的确很聪明,也很有能力。历史的发展常常出乎意料,有时候,非人力所能为。

  王熙凤:难道"此间乐,不思蜀"真的是一种韬光养晦?

  刘备:我也不敢说是真的,但阿斗绝对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20节:家族企业,舐犊情深--选择企业接班人方面的谋略败局(11)
  康熙:我有同感,其实阿斗真的是大智若愚。我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最明显的就是废相一事。诸葛亮死后,刘禅遇缺不补,蜀汉从此再也没有丞相。蒋琬、费祎尽管做过大将军、尚书令,但军政、内政大权还是分开了,似乎有互相牵制的意思。后来的人就是顶多只能拥有兵权,而无内政大权。有意造成分权之人,正是刘禅。这种才智,就是我这种享誉千古的人未必能在不动声色中化解,这难道是一个傻子能做出来的事?此外,孔明死后,刘禅鼎新改造,新设大将军一职,侍中、尚书、将军、长史、参军等职位,刘禅从来都是奖罚分明,大将军一职由蒋琬传到费祎,再由姜维接任,尽管是孔明安排好的,但是,面对如狼似虎的敌人、内奸和瞬息万变的场面,没有两下子,就是"照过去方针办"也未必有那么简单。这和"据长江之险,虎踞江东"的孙权相比,未必逊色。此外,在任用"张翼、廖化并为大将军"、阎宇做"右大将军"时,刘禅并不只是习于听从,仍有主见。最后,除了孔明留下的制度外,运作整个蜀汉的经营,这个重责大任就落在刘禅的身上,终刘禅一世,没有奸佞权臣干政的情况出现,可见他的皇权控制能力是很强的。

  刘备:既然康先生作了分析,我也补充几句。兵战不利,刘禅有逃亡外地的打算,并非坐以待毙之徒。孙皓平常杀人如麻,面临外敌侵略,连另起炉灶的想法都没有,反而极具迎降求和之心,早无斗志。

  王熙凤:二位还是没有谈到我的问题"此间乐,不思蜀"怎么解释?

  康熙:有三种可能:第一,刘禅对益州根本没有感情,所以他不会怀念故旧;第二,刘禅当时已经认识到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为,无忧无虑、安安稳稳过下辈子,就是他最终的目的。第三,就是大家说的,通过韬光养晦或装疯卖傻,准备东山再起。"此间乐"正是司马昭的诡计,刘禅当时不可能不知道,当所有的蜀汉降臣都有悲怆之感时,如果刘禅也有同感,那么,司马昭必然起疑心。这不是正中人家的圈套吗?另外,"此间乐"时,刘禅已经五十八岁,大半辈子都在益州度过,不可能对故国江山没有感情,所以,第一种显然没有道理。第三种显然不可能,唯一可能的是第二种,败军之将能在阴谋诡计中超然而出,全身而退,你能说他是傻瓜吗?

  王熙凤:是不是可以这样讲,如果刘先生的儿子不是刘禅,而是其他人,甚至向您二位这样雄才大略之辈,蜀汉的江山也同样不会存在?

  康熙:可以这样讲。

  王熙凤:好。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我们继续讨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问题。其实,家族企业是当今世界最普遍的企业形式,在全世界企业中,大约占65%到80%,在财富500强中占1/3,第一名沃尔玛就是"家企",美国如此,在欧洲企业当中的"家企"比重,只高不低。譬如,在意大利大于95%,在瑞典大于90%,西班牙大于85%。但是外国人仍对华人企业的"闭路循环"式的家族文化感到神秘。虽然在美国有个著名的失败者王安,但是香港的李嘉诚李泽楷父子们,却已经证明家族化管理有理,关键不在于是否授予家(遗)产,而在于是否同时培养其增产能力,给予其亲自下地割麦的机会。二位怎么看这个问题?

  康熙:我不懂什么西方的企业,其实关于创业与守成的问题,我们的祖先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唐太宗的话不需要再重复了,这已经是老生常谈,问题在于你究竟怎么做。

  刘备:我也补充几句。有些事情不需要研究西方的什么理论,中国几千年历史什么事情没有?所谓英明君主(尤其是开国之君)的嗣子多数比较懦弱。除了遗传和环境的因素,马上得天下的君主,为了表示自己不是马上治天下,往往请饱学宿儒来给嗣子当老师。教着教着,就被"教坏了",真个"恭敬慈爱"起来了。在英明君主自己,他很清楚天下究竟是怎么来的。"仁"这个东西,是用来让最大多数观众看的,要是独独自己信起来,就糟了。眼见儿子居然被教傻了,怎能不一肚子气。嬴政看不惯扶苏,刘邦受不了刘盈,刘彻讨厌戾太子,原因就在此。元帝刘示做太子时,有一次谈话中说父亲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变了脸色,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他狠狠骂了一顿儒生,哀叹道:"乱我家者,太子也!"--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这可不是儒学的错,是儒生的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本就是一个都不能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905.html

更多阅读

第44节:家族企业如何接班?(2)

系列专题:《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  “你说的倒好,妈妈可不会同意我那么晚才退休!那怎么办呢?关于家族企业的接班,这是一个经典问题。以前我们谈到,中国人说‘富不过三代’,也就是说,父亲创业成功了,儿子接过来,十有八九会失

第43节:家族企业如何接班?(1)

系列专题:《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  20.家族企业如何接班?  “陈笛,如果斑马公司将来成功,假如由我们从易博森先生手里把股权也接过来,等我退休,你会愿意接手掌管公司吗?”  陈笛:“你的意思是说,一旦斑马公司成为我们家

第43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第五章  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  晚唐集团是被两个人拖死的,一个是李林甫,另一个是杨国忠。李林甫同志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权谋创造了"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并

第22节:不识时务,缺乏变通--企业借势方面的谋略败局(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第三章  不识时务,缺乏变通--企业借势方面的谋略败局  胡雪岩首次拜见左宗棠时十分受到冷落,连座位都没有。但是,胡雪岩晋见左宗棠的第二次两人就结成好友,成为左宗棠的股肱智囊。因

声明:《第20节:家族企业,舐犊情深--选择企业接班人方面的谋略败局(11)》为网友控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