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家族企业,舐犊情深--选择企业接班人方面的谋略败局(1)

 第10节:家族企业,舐犊情深--选择企业接班人方面的谋略败局(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第二章

  家族企业,舐犊情深--选择企业接班人方面的谋略败局

  鲁冠球终究会把象征着万向集团权力的手杖,交给儿子鲁伟鼎;楼明从父亲楼忠福手中接过广厦集团的帅印也是定局;茅理翔在选择方太厨具接班人时,眼睛也只聚焦在儿子茅忠群身上。企业的创立者就像是一位君主,尽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有不同姓氏的所有者加盟,但作为君主,董事会只是他实施权力的工具。"家天下"的企业形式早就注定了董事会的运作模式,谁说一个人就不能跳舞?在白帝城托孤的案例中,"阿斗"刘禅并没有错,他本来没有做企业接班人的欲望,诸葛亮也没有错,人家鞠躬尽瘁,还死而后已,累得七死八活、呕心沥血,就是为了巴蜀江山"永不变色",我们没有理由骂人家。要骂,就骂选择"阿斗"做接班人的刘备!刘备除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名言外,一无是处,我们不谈他。我们将研讨牛郎选择接班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将给许多准备选择接班人的家族企业以很多启示。选择了错误企业的接班人是一种很低级的错误,既没有识人之明,也没有自知之明,对人判断不了,对自己也判断不了。从决策动机看,没有人要你这么做,也没有谁命令你,你执意要选择这种接班人,你的企业只有等死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有不少企业,由于当家人的胸无大志,小富既安,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或看破红尘淡然出世或观念陈旧缺乏进取,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这种企业的寿命肯定是不长的。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慢慢衰竭,年龄虽然不大,但已经开始衰老了,这就称之为等死。等死的企业家大都是过去第一批和第二批下海的人,他们也挣了钱,但大都历史很短,他可能尽了自己的能力。他们决不会想到要做世界500强。由于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寿命就这么短促,真是可叹、可悲、可怜。

  牛郎织女初恋时的幸福生活

  马克思说:"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或人生观完全是由他或她的生活状态或者经济基础决定的。织女是神仙,咱不敢说,但牛郎肯定符合这条人生定律。我们现在从科学理论出发,探讨牛郎的人生观。

  众所周知,牛郎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出身贫寒,苦大仇深。在万恶的旧社会,受尽了欺凌和压迫,先是受兄弟嫂嫂欺凌,后来受地主阶级的剥削,起早贪黑给人家干活,还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和高玉宝、高尔基苦难的童年一样,天资聪颖,特别渴望读书,但没有条件读书。因而,长大后,除了认识"钱"上面的数码和公共厕所外面标示的"男"、"女"外,几乎不认识其他字。这种先天不足多多少少影响了他的品行。

  不说别的,从谈对象到结婚,牛郎从来没有给织女一封像样的情书,好在织女不在乎文凭,她觉得牛郎最大的优点是善良诚实,无不良嗜好,抽烟、喝酒、打架这类的坏毛病根本没有,还特别热爱劳动,每天从早晨干到晚上,既不说苦,也不说累,再就是尊重妇女。不打人骂人那不算优点,更重要的是牛郎知道体贴人,刷锅做饭扫厕所,牛郎一个人全包!尽管有偷看别人洗澡的经历,但那也是为了纯真的爱情,不能算是缺点。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过了一段时间,牛郎就暴露出"丑陋的中国人"中最流氓丑陋的劣根性。有一次,小两口开玩笑,牛郎口无遮拦,竟然骂出粗话来。心血来潮时,还跃跃欲试地准备在织女身上"练拳击",织女一开始以为这是男子汉的象征,时间长了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先是规劝、教育、讲道理,后来就争吵、打架。织女性格内向,本身不善言谈,吵架总是吃亏,想骂"他妈的"、"王八蛋"却总是开不了口,只有暗自躲在屋子里啜泣。

  有一天,两人又吵架了,织女正在屋内独自抹泪,正好贾谊先生吃羊肉泡馍没有糖蒜下饭,进来找织女借几瓣糖蒜,看见织女哭泣,问明缘由。贾谊严肃认真地思考了半天,给她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和"知书达理"的道理。最后,两人一致同意,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习惯,要改变牛郎的恶劣积习,必须从文化课开始。

  贾谊还煞有介事地给牛郎开了一组书目,让织女督促他认真读书,学点科学文化知识,争取做一个有礼貌、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四有"新人。其实,他们都不知道,牛郎本质上相当善良,骂完织女后,每一次都很后悔,但总是改变不了自己。看见著名作家兼政论家贾谊向他提出严正忠告,便决定发奋读书,改变自己粗鲁的秉性。

  先学习苏秦的"头悬梁锥刺骨"再说。头悬梁--这好办!用一根绳子系在头发上,然后拴在房梁上就行;锥刺骨--确实有些困难了,天太冷,织女织的棉裤太厚,刺了几次都不痛,最后猛刺一下,流了许多血,痛得牛郎龇牙咧嘴,还是无法看书。最后,还是织女有办法,说美国有个著名作家叫海明威,写作时,一般是单腿着地,双腿不停轮换进行写作,建议牛郎不妨学习一下。从此以后,牛郎是冬练三九、夏练三暑,一如既往地坚持"一条腿"读书法。就是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牛郎用"孙康映雪"、"匡衡凿壁"的精神,学贯中西,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所有的名著都读过了。东方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资治通鉴》,以及《射雕英雄传》,西方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莎士比亚文集》、《圣经》、《古兰经》,甚至连《本草纲目》、《实用菜谱》、《瓦匠必读》之类的书都读了。总之,只要是有字的,没有牛郎不看的。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十年寒窗九载熬油,牛郎不但已经"蓦然回首"了,而且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915.html

更多阅读

第55节:意得志满,急躁冒进--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第六章  意得志满,急躁冒进--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  《明史》记载:"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汝才妻妾数十,被服纨绮,帐下女乐数部,厚自奉养,自成尝嗤鄙之。"自成进京

第43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第五章  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  晚唐集团是被两个人拖死的,一个是李林甫,另一个是杨国忠。李林甫同志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权谋创造了"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并

第22节:不识时务,缺乏变通--企业借势方面的谋略败局(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第三章  不识时务,缺乏变通--企业借势方面的谋略败局  胡雪岩首次拜见左宗棠时十分受到冷落,连座位都没有。但是,胡雪岩晋见左宗棠的第二次两人就结成好友,成为左宗棠的股肱智囊。因

第21节:家族企业,舐犊情深--选择企业接班人方面的谋略败局(12)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王熙风:刘先生在散布"知识越多越反动"。  刘备:不是这个道理。任何行业固然需要读书、学习,问题在于应该看什么样的书,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才是最关键的。  康熙:搞艺术的,学习MBA显然是

声明:《第10节:家族企业,舐犊情深--选择企业接班人方面的谋略败局(1)》为网友老街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