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企业派系斗争方面的谋略败局(7)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王熙凤: 那,对冯云山的不公怎么讲?

  齐桓公:呵呵,你这是真正的"妇人之仁"。企业家毕竟是搞企业的,企业的利益应该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当他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时,只能遭到淘汰的命运。

  赵匡胤:是啊,姜总的话虽然难听了点,但确实是这个道理。

  王熙凤:(不好意思地笑着)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讲,洪秀全在和冯云山"紫荆山系"的较量过程中,对权力的处理还是得当的?

 第8节: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企业派系斗争方面的谋略败局(7)
  齐桓公:可以这样讲。冯云山的个人能力完全不能代替洪秀全的角色。

  王熙凤:从两位老总刚才的谈话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冯云山本人的组织能力绝对强,而且参加革命的日子也比杨秀清早,对企业的贡献也远比杨秀清大,可为什么永安封王的时候,杨秀清会后来居上,跃居冯云山之上呢?

  赵匡胤:我觉得,在这件事上,洪秀全处理得也是比较得当的。当一个企业的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是需要通过雷霆手段全力整合的,冯云山非凡的亲和力在市场开拓方面非常有效,但在整顿管理方面,缺乏应有的优势,擅长文案疏于执行管理。杨秀清尽管没有念过多少书,但天生具备非凡的洞察力、思维敏捷,处理问题果敢、坚决,极有魄力。

  王熙凤:姜总,有人说,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本身就是洪秀全策划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齐桓公:这种传言是有道理的,洪秀全的目的是想通过杨秀清的"神权"压倒冯云山的"人权",目的还是遏制"紫荆山系"。

  王熙凤:那洪秀全怎么会重视杨秀清?

  赵匡胤:洪秀全之所以破格提拔杨秀清,首先,他认为杨秀清等人学历比较低,也没有"鸿鹄之志",不会对他的地位造成影响。其次,杨秀清的个人能力非常强。

  齐桓公:实际上,洪秀全进入天京后便深居简出,也很少见臣下,每日撰写各种文告、诏书,着意讲求官规礼仪,多半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天话"、"梦话"。一切朝政都由东王杨秀清把持,实行所谓的"军师负责制"。这种体制核心是"天王为挂名国家之首,军师为政府首脑,天王临朝而不理政,国家权力由军师行使的政治体制。"

  王熙凤:我看过这方面的材料,说太平天国的正式文告、檄文,都用左辅正军师杨秀清、右弼正军师萧朝贵的名义发布,他们在文中自称"本军师",代表国家诏告天下,而不用天王的名义颁布。太平天国处理国家政务都是杨秀清的"诰谕"行之。当时萧朝贵早已去世,许多文告虽由杨、萧两人署名,实际上却是杨秀清一人议决。杨秀清的东殿设置六部尚书,每部12人,共72人,分掌一切国务。每天从东殿发出的诰谕川流不息,史料记载,有时多达300多件,连清朝政府的官员都大吃一惊。

  王熙凤:洪、杨矛盾的根源在哪里?

  赵匡胤:其实,洪、杨矛盾由来已久。本质上是由于两套相互冲突的权力系统。在公司内部,洪秀全是金田集团的董事长兼精神领袖,杨秀清是集团公司的CEO和总经理,但在拜上帝教中,洪秀全尽管是天王兼董事长,但他只是耶稣的弟弟,天父的儿子;杨秀清尽管只是总经理,但他经常代表天父下凡发布命令,搞得洪秀全焦头烂额、无所适从。因此,当洪秀全提出自己"奄有四海,抚绥万方"时,杨秀清则高呼"四海之内有东王";洪秀全要"天下万国朕无二",杨秀清则公然提出"参拜天父永为我父,护卫东王早作人王"。结果皇权与神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无法调和,一场惨痛的天京内讧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成千上万的天国儿女没有血染沙场,却倒在了自己兄弟的刀剑之下。

  齐桓公:嗯,有道理。

  王熙凤:刚才两位专家对太平天国的派系斗争作了深刻的点评及剖析。那么中国企业的派系斗争有什么特点?

  齐桓公:首先,中国企业的派系是以"人"为划分标准,而不是以观点或信仰为标准;追随者对领导者的支持是以本派核心人物为准则,而不是支持他的观点。这就是说派系斗争是没有理念和原则的,反映了企业派系斗争中个体意识的缺乏。这就是后人提出的:中国人总是关心"是谁说的",而不是"说得有没有道理"。其次,中国人忠诚的是自己的上司,并不是组织或者公司等。

  王熙凤:那么,企业或者组织中能否避免派系斗争?派系斗争是否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

  赵匡胤:任何规模较大的企业都存在派系斗争,这个问题难以避免。一般的派系都会将自身的利益置于组织利益之上,会以符合"派系"的利益是否影响企业的正常决策。"派系斗争"造成企业失败的比率远远大于其他任何战略或管理因素,属于有百害而无一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917.html

更多阅读

第8节:节俭,就是管好你手中的钱(5)

系列专题:《富足一生的生活方式:节俭的力量》  所以,如果一个群体或者一个人缺乏思考、不懂得节俭,那么任何一种形式的物质繁荣都不会给他们带来好处!除非他们有远见,并节俭起来,否则他们就会隔三差五地处在"饥饿"和"崩溃"的境地。  

第61节:意得志满,急躁冒进--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7)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刘宗敏的观点:这天下是打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当战略研究小组成员把集团公司的战略方案送给刘宗敏的时候,刘铁匠粗略地浏览了一遍,嘴角浮现出轻蔑的冷笑,他妈的,一帮穷文人能干成啥?这天

第55节:意得志满,急躁冒进--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第六章  意得志满,急躁冒进--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  《明史》记载:"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汝才妻妾数十,被服纨绮,帐下女乐数部,厚自奉养,自成尝嗤鄙之。"自成进京

第43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第五章  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  晚唐集团是被两个人拖死的,一个是李林甫,另一个是杨国忠。李林甫同志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权谋创造了"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并

声明:《第8节: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企业派系斗争方面的谋略败局(7)》为网友鲜花予美人相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