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13)

 第26节: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13)


系列专题:《怎样找回快乐和幸福:少有人走的路III》

  我开始引导她仔细回忆一重重的痛苦经历。但她总有一些方法,让自己跟痛苦和清醒的认识拉开距离。比如,她会替自己的父母编造借口。"他们所知毕竟有限。他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都是一片好心。"我则试图让我们两个人都感受到这些经历的悲伤和空虚,认识到她父母在养育子女上的失败之处。

  看见别人饱受羡慕心的煎熬时,我们本能的反应,是为这个人加油鼓劲:"你做得到。你肯定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并不比任何人差。"但这样大家只会掉进羡慕心的陷阱,他会说:"我会努力让生活回到正轨,但我知道,从一开始我就注定要失败。"这样的人并不是缺乏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而是不愿去追求。因此,我们必须克制这样的本能反应,充分尊重羡慕的症候,让它把我们引向羡慕者的内心世界。让他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心灵的需求受到压抑,就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意识不到真实存在的空虚与痛苦。很显然,那位女士所缺乏的,是体会这种空虚与痛苦的能力。

  终于,她开始用比较坦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开始从比较实际的角度看待她的朋友--他们生活中的不幸不比别人少。她语气中的羡慕和哀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静与理性。她终于可以为自己的处境负起责任。

  在嫉妒和羡慕中,幻想的力量非常强大,能够吸引我们的全部注意。心灵总是与生活连接在一起。而幻想的假象让我们沉迷其中,无法直接体验生活。嫉妒和羡慕将生活隔绝在安全距离之外;但它同时是心灵发出的信号,它们提供了一种契机,提醒我们重新探索心灵的境界,找回失落的情感和爱。

  嫉妒和羡慕都不受理性的控制,很难通过主观努力压抑和消除,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它们逼我们通过健康幸福的表层,深入探索心灵的奥秘。我们只有触碰到心灵神性的一面,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最终找到更有深度、更成熟、更有弹性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任务是关怀心灵,而与此同时,心灵也在关怀着我们。"关怀心灵"其实蕴涵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尊重心灵所呈现的一切;另一方面,心灵则对我们予以关怀和照料。即使在心理疾病肆虐之时,心灵仍然在关怀我们,给我们指出脱离凡俗心态的道路。只有重新建立起神话层面的感性,才能缓解心灵的痛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朝丰富的精神生活迈进了一步。说来也怪,有时是心理疾病帮我们找到心灵的信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992.html

更多阅读

第26节:准确定位:不要羡慕高处的苹果(2)

系列专题:《提升自我的大智慧:不抱怨的智慧》  后来,张五常离开香港去北美发展,临行前容国团教了他几手发球的绝活。第二年,他就在加拿大拿了个单打冠军。后来,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与一位教授打赌:谁在乒乓球桌上赢了对方,谁的经济学水平也

第28节:视觉记忆与反思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22节 视觉记忆与反思  初步的笔记和描绘是构成一篇好论文的基础。但是,作者必须在刚看完电影后,立刻就将刚才做的速记充实为更加精确细致的描绘。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让·米特里(Je

第26节: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13)

系列专题:《怎样找回快乐和幸福:少有人走的路III》  我开始引导她仔细回忆一重重的痛苦经历。但她总有一些方法,让自己跟痛苦和清醒的认识拉开距离。比如,她会替自己的父母编造借口。"他们所知毕竟有限。他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都是一

第25节: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12)

系列专题:《怎样找回快乐和幸福:少有人走的路III》  我曾经认识一位女士,她多年饱受羡慕心的煎熬。白天她在工厂辛苦工作,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晚上则回到家里躲藏起来。她无法忍受周围人们的美满生活,感到无法劝慰的孤独和痛苦。她反复

声明:《第26节: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13)》为网友残梦重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