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怎样找回快乐和幸福:少有人走的路III》
我曾经认识一位女士,她多年饱受羡慕心的煎熬。白天她在工厂辛苦工作,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晚上则回到家里躲藏起来。她无法忍受周围人们的美满生活,感到无法劝慰的孤独和痛苦。她反复描述朋友们的幸福生活,精确到每一个细节,朋友们遇到的每一件好事,她都记得一清二楚。每当听说某位朋友又有了什么收获,或是交上了什么好运,她都会感到震惊,心中的羡慕也越发根深蒂固。在她看来,朋友们都拥有丰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有意义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美满的性生活。仿佛全世界都生活在天堂中,只有她一个人承受着孤独和痛苦。 隐藏在受虐倾向之下的是固执和暴虐。羡慕给她带来的痛苦,掩盖了她的冥顽不化。在家里,尽管她的两个儿子已经年过三十,她仍然对他们横加管束,恨不能控制他们的一举一动。表面上看,她是为了他们的幸福付出了一切;其实,她是把控制别人的生活,当成了自己的乐趣。总之,她对别人的生活太关注,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生活。 她来我这里寻求心理治疗时,我决定给她的羡慕一个机会,看看它究竟想表达什么。当然,按照她的说法,她是要我帮她摆脱羡慕。然而,羡慕与嫉妒一样,身陷其中的人不仅不愿从中挣脱,还想把周围的人都拉下水。听一个人谈论自己的羡慕心,就像听想吸引信徒的传教士布道一样。她诉苦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的信息:你难道不像我一样觉得气愤吗?但我并不希望自己陷进她的气愤中。我想知道的是,羡慕心的目的是什么。
![第25节: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1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14451504686.jpeg)
她在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里长大,从小就没享受过优裕的生活;她小时候所受的严格的宗教教育,让她在性爱和金钱方面放不开手脚,也让她养成了"为别人牺牲自己"的思维习惯;她曾两度经历失败的婚姻,两度承受离婚的痛苦。不过,这些事实都无法解释她那异常强烈的羡慕心。相反,一有机会她就对别人讲述这些遭遇,好让她的心理状态看起来合情合理。这些颇有说服力的借口,是她内心情结的一部分,让她的羡慕之心永远保持着活跃。 讽刺的是,她越是满怀怨气,向人倾诉她的不幸经历,就越感受不到这些经历留下的痛苦。她的羡慕心似乎把所有的痛苦都吸收了,让她得以回避过去。许多心理症候都会带来明显的痛苦,但这种痛苦会吸引患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暂时忘记现实和命运,从而免受更深层次的痛苦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