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怎样找回快乐和幸福:少有人走的路III》
爱情能让我们的意识贴近梦幻的境界。如同梦境一样,爱情能够揭示很多东西,尽管这种揭示的方式是扭曲的、含蓄的、晦涩的、充满诗意的。我们若想真正理解柏拉图的爱情理论,就应该把其他形式的疯狂,诸如偏执狂和各种瘾疾,视为心灵努力满足渴望的征象。柏拉图式的恋爱,并不仅仅是"没有性行为的爱情"那么简单,而是要在人的肉体和人际关系之中,寻找通往永恒的路径。创造了"柏拉图式恋爱"这一说法的费齐诺,写过一本探讨爱情的著作《欢宴》(Convivium),作为对柏拉图《飨宴》的应答。他在书中简明扼要地说:"心灵一半存在于时间中,一半存在于永恒。"爱是横跨时间与永恒的桥梁,让我们能够同时生活在两者之中。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永恒的感觉,我们通常会感到不安,因为它扰乱了我们的计划安排,撼动了我们原本了无波澜的内心世界。 崔斯坦与伊索德 要理解和欣赏爱情的奥秘,我们就不能把爱情视为一种心理问题,也不能指望靠阅读和他人的劝导,把爱情约束在"恰当"的轨道上。那并不是关怀心灵的方式。我们这个时代太讲究心理卫生,以至于把各种形式的疯狂都视为疾病。然而,柏拉图的"神圣的疯狂"绝不是一种疾病,而是通往永恒的路径。它让我们摆脱种种严苛的精神束缚,从凡俗生活中解脱出来。它是一扇门,让我们得以脱离理性的空间,进入神秘的领域。 传统文化中的伟大爱情故事,可以帮我们探索爱情的永恒境界。这些故事呈现了爱情的诸多面貌,包括"耶稣受难记"(Passion of Jesus,其中passion一词具有丰富的含义)、"创世纪之造物""奥德修斯的返家之旅""哈姆雷特的犹豫",以及"崔斯坦与伊索德的厄运"。

这最后一个故事尤为凄美,十分契合我们目前的话题。它讲的是爱情的悲凉。崔斯坦(Tristan)这个名字来源于"悲伤"(triste)一词。他一出生就有了这个不同寻常的名字,因为他的父亲在战场上负伤不治而亡,而母亲也因难产而死。如同许多传说和神话中的英雄一样,他由养父母抚育成人;后来,他的舅舅玛尔克王(King Mark)又将他收为养子,可以说他有过三位父亲。如此曲折的身世,暗示着他日后的命运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