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VS海尔:“内需时代”的营销取向



文/吴任

仅仅一年前,一些学者就意识到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他们提出要通过提升国内消费和投资水平,来摆脱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所带来的风险,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大、稳定的原动力,中国必须进入一个全新的内需时代。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竟然来得如此迅猛,很快便席卷全球,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得不加大力度,刺激内需,拉动内需,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经济,使之稳定增长。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一些中国企业惊呼“最冷”的一个“冬天”来了。有的企业开源节流,有的企业停工冬眠,希望经济寒流尽快过去,世界经济早日复苏。

而格兰仕与海尔,中国两大世界级家电巨头,却适时而动,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内需时代”的生存挑战,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内需时代”中国企业的生态图。

格兰仕“价值提升”VS 海尔“微笑曲线”

激活市场、拉动消费,是企业“御寒过冬”的关键之一。

而在“寒冬下的内需时代”这一大背景下,格兰仕与海尔行动迅速,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分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御寒过冬”之路。

 格兰仕VS海尔:“内需时代”的营销取向
日前,格兰仕对媒体表示,将把内外销比例由先前的37逐渐调整为55,把更多的精力、资源投入到国内市场上,特别是投入到农村市场的开拓上。

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格兰仕不打价格战,格兰仕要打而且正在打价值战—不是偷换概念的价值战,而是建立在产品高性价比和服务到位基础上实实在在的价值战。”

事实上,格兰仕在此时提出“扩大内销+价值战”战略,是顺应市场的明智之举。

首先,在全球经济低迷、消费下滑的大形势下,专注国内市场,充分挖潜国内市场的购买潜力,进行战略调整,开辟更大的市场,在国内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可以稳固自己的根据地。

其次,格兰仕借助千万级的行业“第一”生产规模与对核心技术的掌握,逆势而上,大打性价比牌,针对经济不景气下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性价比的心理,采用独特的营销战术,强化品牌诉求,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以拉动市场份额。

最后,在消费紧缩的市场形势下,提升产品性价比,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实惠,格兰仕品牌可以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赢得消费者忠诚。

“专注国内市场,逆势而上大打性价比牌,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格兰仕顺应市场的营销战略调整,颇有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味道。

在格兰仕进行营销战略调整之际,海尔也高调提出要向服务型企业转变。

日前,海尔CEO张瑞敏对媒体宣布了海尔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战略发展新方向,也就是说,海尔未来将位于曲线上翘的两端—强化设计与营销,而离开曲线下凹的部分—生产制造,将其外包。

在海尔看来,由于生产制造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自己只有掌握、控制设计与营销两个关键环节,才能确保自己拥有足够大的利润空间。而无论是“御寒过冬”还是“基业常青”,利润都是企业追求的第一目标。

另一方面,海尔向服务型企业转变,也是市场的要求。因为从本质上讲,消费者购买产品只是一种手段,用产品满足不断提升的生活品质需求,才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真实目的,而要帮助消费者达到这一目的,仅仅在制造环节下工夫是不够的,只有通过个性化、体验式的服务,才能长久地吸引消费者,这是海尔向服务型企业转变的目的之一。

格兰仕“内外兼修”

VS 海尔“多层面创新”

有了正确的战略方向,还需要恰当的战术支持,在这一方面,格兰仕与海尔都做得相当到位,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在格兰仕看来,“过冬”既需要苦练内功,提高“抗寒”能力,又要积极外出“觅食”,为过冬储备充足的“食物”。

金融危机爆发不久,格兰仕便在全球范围内招兵买马,以几十万、上百万元的高薪大规模招揽营销、研发精英,甚至将整个精英团队招至麾下。

同时,在成本控制、质量管控、物流管理、信息化管理、产品管理方面,格兰仕也加大了力度,充分利用“寒冬”时节,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而在外出“觅食”方面,格兰仕更是动作频频。

在渠道上,格兰仕与淘宝网合作,在淘宝商城开设了“格兰仕官方旗舰店”。

在服务上,格兰仕在业界率先提出,面向全国推出小家电上门服务。

在市场开拓上,“家电下乡”尚未正式启动之前,格兰仕便推出了自己的“大篷车下乡”活动,致力于开拓农村市场,构建了渠道网络,设立了3500个网点,辐射到农村乡镇市场。2009年,格兰仕又推出了“感恩中国行”等主题活动,在城乡市场上精耕细作,扎扎实实地将内外销比调整为55的战略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市场推广活动中。

如果用“善抓时机、兵贵神速”概括格兰仕的营销战术,那么,海尔的营销战术则可以用“打破传统、因势利导”来形容。

张瑞敏认为,海尔“过冬”靠创新。

海尔的创新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

对于产品创新来说,关键是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以海尔的“老外”(海外)市场和“老乡”(农村)市场为例,海尔的产品设计始终以差异化为目标:在美国市场上,海尔设计了大容积冰箱,其中一个抽屉就能放下一只完整的火鸡,以方便美国消费者在感恩节时使用;在中国农村市场上,海尔精心设计,在家电产品里安装防鼠板,推出了具有抗冻防晒外壳的洗衣机和防雷击的电视机等产品。

在商业模式上,海尔颠覆了传统的“先生产、后销售”模式,提出“零库存”概念,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盘活资金。

在管理机制上,海尔打破了传统的组织结构部门与层级之间的界限,根据市场需要,从不同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自主经营体”,鼓励员工根据客户需求,主动核算投入产出比,大胆创新,分享自己创造的价值。

在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的驱动下,2008年,海尔的利润同比增长了20.6%,利润增幅为销售收入增幅的两倍。而格兰仕通过深耕市场,其微波炉销售逆势增长了56%,稳居市场第一,生活电器的销售增长更是高达300%。

“隐性需求”驱动格兰仕与海尔深耕市场

尽管格兰仕与海尔有着不同的文化与背景,战略、战术也不尽相同,但不难看出二者的共同点,即它们始终围绕着需求与利润做文章。

利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拥有稳定的利润来源,企业才能从容地面对市场竞争,为未来的发展储备能量。

然而,由于社会消费能力下降,企业要想获得足够的利润,一方面要“节流”,提高管理能力,强化成本控制,另一方面更要“开源”,把握市场需求,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如果说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那么市场需求无疑是社会经济的生命线,没有市场需求,企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事实上,市场需求是永远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才能发现市场需求并通过自己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格兰仕和海尔给出的答案是寻找市场上的“隐性需求”。

何谓“隐性需求”?通俗的表述是:“消费者自己尚不清楚、尚未发现但又确实存在的需求。”发掘“隐性需求”,是企业开拓新市场的有效途径,因为满足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就可以“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格兰仕与海尔之所以把触角延伸到农村市场,进行精耕细作,就是因为它们发现了农村市场的“隐性需求”,并针对农村市场的“隐形需求”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差异化设计,而且以此为基础为农民提供周到而又实用的差异化服务。

例如,针对农村市场,格兰仕不断研发适合农村市场使用的新产品,先后推出了具有宽电压、防老鼠咬、炒瓜子、烘烤中药等“乡土”功能的等家电产品,以满足农村市场需求。同时,格兰仕承诺为农民提供“100%售后服务”,包括小家电在内的所有格兰仕产品,均可享受统一标准的保修服务,走到了家电行业的前面,以实际行动打消农民消费者的顾虑,维护农民消费者的利益。

由此可见,在进行战略和战术调整之后,在把握了市场需求特别是“隐性需求”之后,对于企业来说,营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企业不但不必“畏寒”,甚至可以逆势而上,在竞争对手缩减营销费用、减少市场投入的情况下,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对此,格兰仕与海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4151.html

更多阅读

格兰仕微波炉 再造一个格兰仕

     一路挥着“价格屠刀”披荆斩棘的格兰仕,这次要有些不一样的举动了。在确定其微波炉十几年的霸主地位后,近年来朝着综合领先的白色家电产业集团目标迈进的格兰仕,正试图通过持续的转型升级完成其在中国家电产业的蝶变。  格

格兰仕:全球生产中心模式

 在10多年的企业实践中,格兰仕坚持低成本战略,逐步形成了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格兰仕的低成本优势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与欧美、日韩企业相比在劳动力制造成本上的低成本优势。每天实行三班制工作,使得格兰仕的一条生产线,相当于

格兰仕梁庆德:半生坎坷之泪

   61岁的梁庆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半生基业淹没在了近3米深的水下,一切都在倾刻间发生。    那是梁庆德永远刻在心头的日子--1994年6月18日。    那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席卷珠江三角洲,广东成了重灾区,一时间举国震惊。

格兰仕人印象3:第一人

在首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格兰仕集团】现场评审的3天中,格兰仕人给我和整个专家组留下深刻印象。明哥:娴熟老到的协调领导者“明哥”不是我们的称呼,而是格兰仕中高层干部对陈曙明先生的昵称。陈曙明,格兰仕集团常务副总裁,整个迎接

声明:《格兰仕VS海尔:“内需时代”的营销取向》为网友暮色里的白雪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