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人生规划书:30岁前一定要做的21件事》
而体力劳动者则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和职务拴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他们失去劳动力,就意味着失去工作。几年前,还有很多人在剧场或车站卖票,但是随着自动售票机的普及,卖票的人处境就变得很艰难。后来,计算机普及,大家都可以轻松地在家里或公司上网订票,这些靠卖票维生的人几乎完全失业。 由上可知,体力劳动者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职业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工作。如果未来退休后所需的养老金是前面提到的10亿元韩币,能有多少体力劳动者可以在退休前积累到这么多财富呢? 处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失去工作是致命伤。这也说明了大部分人在退休后生活安稳与否,取决于其职场生涯的长短,而不在于能存多少钱。 成为无可取代的人 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才能算是高级劳动者呢?又要怎样做,才能把工作寿命尽可能地延长呢? 对于这两个问题,《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曼给了这样的答案──"成为一个无可取代的人"。他说:"地球村时代已经来临,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然我们很难解决生存问题。" 弗里曼把"无可取代的人"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人:像迈克尔·乔丹、比尔·盖茨、芭芭拉·史翠珊一样的"特别劳动者"。就韩国而言,就是像足球明星朴志星、流行歌手Rain、美声歌唱家赵秀美一样的人。他们都能够站上国际舞台,代表着某种领域顶尖的水平,故无法被他人所取代。 第二类人:像律师、会计师、脑科医生、程序员一样的"高度知识化劳动者"。他们是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高级人才。前面提到的"T型人才"也属于这类人,他们往往能受到企业的青睐。

第三类人:个人造型师、护士、电路维修员一样的 "高度专业化劳动者"。这些人需要在特定的场合与客户或患者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工作很难数字化与科技化,因此很难被取代。 第四类人:"适应环境型的劳动者"。这些人会顺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己,及时地做出调整去适应新环境。他们不断地学习新技术与新知识,从而创造出新价值。他们不会让自己的本质,一直停留在"香草叭噗"的古早味,他们会通过不断加入新原料和创新制作工艺,让自己进化成现代人喜爱的巧克力冰淇淋口味,来强化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