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私募操盘手的柔性交易哲学:非常交易》
第三,盘面外的信息况且如此,盘面内的信息同样会引诱、误导投资者的视听,如果说以上两点是"外患",那么这一点就是"内忧"。许多投资者习惯于用眼睛去"盯盘",却总是忘记了用脑子去思考,他们每天的看盘工作就象是在"看电影"、"看琼瑶剧"一样,时常会被其中的"电影情节"所感动,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偶尔又和"电影情节"互动地交易几把,许多投资者都是这样以"边吃盒饭边看电影"的方式在证券公司度过每一天。事实上,盘面信息对于投资者的影响程度和投资者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决定投资者成熟程度的一种表现,前面我们讲的"见见之时,见非所见",就是指投资者只看到了形而下的表象,却没有看到形而上的实质,如果投资者始终被"盘面表现、赚钱效应"牵着走,那么肯定就很难做到"一只脚在市场内,一只脚在市场外"的良好心理状态,最终自然沦为盘面的奴隶和囚徒,这正是所谓的"当局者迷"。
![爱护眼睛和耳朵ppt 第49节:打开鼻子 关掉眼睛耳朵(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22964682041.jpeg)
事实上,无论是盘面之外还是盘面之内的信息,这个市场中的信息并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正如老子所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没有取舍就称不上是有效信息,信息多了只会令人无所适从。另一方面,贪婪与恐惧的人性弱点也并非时刻都会表现出来,只有当它们在与"冗沓信息"的互动、感应、反馈中,它们才会被激发和加剧。因此,投资者真正要做的就是用具体的措施来"屏蔽"掉那些无效信息的干扰,"打开鼻子,关掉眼睛和耳朵",让情绪的魔鬼永远藏在"潘朵拉的盒子"之中。 现实中,图象和声音都是可以量化的,惟独气味难以量化。在股市中,信息和评论无处不在,惟独"市场温度"需要投资者自己来感受。我们说"关闭眼睛",其实就是要无视亢奋与喧嚣,具备不受盘面影响的定力,"关闭耳朵",就是要过滤吵闹与杂音,通过"降噪治理"令自己置身于"静蓄柔灵"的境地,让小道消息、盘面起伏这些无效信息全都"一边凉快去"。与此同时,还要记得"打开鼻子",在用80%的精力去做好"量化"的交易纪律与交易原则的同时,还要用20%的精力去做好理性人为判断,用灵敏的嗅觉去闻到、感受到市场的"温度"和"气息"。 看盘(亦称"盯盘"),是投资者每天在做的一件事,这里面人是主角,盘面是配角,如果说这是"人盯盘",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一个词就是"盘盯人",盘可以盯人吗?实质上,我们觉得,"关闭眼睛和耳朵"就是要改"人盯盘"的方式为"盘盯人"。盘怎么可能盯人呢?其实,交易系统的物理提示系统就是一个预警盯盘系统,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盘盯人"的效果。当交易信号出现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提示信号,而如果一直没有信号投资者就应该一直不操作,那么在这样一个严格且无情的交易系统下,投资者便能轻松地回避掉因心态起伏、情绪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即使是没有预警提示,投资者至少也可以建立一套严格的交易纪律与操作流程,从而可以做到意识上的"盘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