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地震灾区的社会责任,东风日产于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夕组织了“阳光关爱,教育援川”专家志愿者团队赴汶川,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学校师生作了示范性心理救援,社会反响很好。
这次行动完全是企业自发、专家自愿。东风日产对这次行动非常重视,成立机构,指派专人,拨出专款,配备专车,全程陪同,及时反馈,使公司在第一时间掌握志愿者行动的实况和效果,活动进展顺利,效果很好。
东风日产开展的“阳光关爱,教育援川”行动值得借鉴。
专家认为,震后一年直到20年后,仍需心理专业人士、心理专家组成的从事心理重建的志愿者。心理救援需要长期长效,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灾区重建,心理重建难度更大,科学性更强,需要的专门人才更多。学校的心理重建,涉及到灾区的子孙后代的心理健康,忽略不得。
教师工作性质不同于机关干部,未必需要一一交流。但对教师的心理救援和对公务员的心理救援,意义同样重大。
为此建议,总结东风日产参与心灵重建的经验做法,积极倡导企业和社会各界自觉加入到地震灾区的心灵重建工作中。
首先,心灵重建,重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让企业积极参与。公布积极参与心灵重建的企业志愿者名单;国家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对参与心灵重建的企业和表现积极、贡献突出的企业进行随时随机的跟踪报道,给社会公众以知情权。
第二,协助参与重建的企业招募参与长期心灵重建的志愿者。
这些参与心理救援心灵重建人士的选择和派遣应该是有组织、有规划、有规模、有任务、有考核、循序渐进地常规化实施。参照当年的援藏干部,落实待遇,保留工资、保留奖金、保留一切福利待遇,带上组织关系,优秀者优先提拔重用。根据需要,本人同意,可以留在援助地长期工作。
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关注:一、灾后重建,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义不容辞。各企业各单位应以集团志愿者的身份,率先行动,各自选择抚慰对象和对口单位,各自接洽,分头行动;一待国家有关部门有了政策规定,再进一步规范。不必等待,不必观望,应有紧迫感,时间就是生命。
二、心理抚慰不可蜻蜓点水,必须规范、专业、权威、长期坚持,责任落实,目标明确;谢绝象征性、来去匆匆的“过客”、“旅游”观望式愿者。提倡做扎根志愿者。将象征性、沽名钓誉的短期志愿者排除在志愿者队伍之外。三、国家应制定政策,倡导、鼓励和规范各类志愿者行动,让地震灾区的心理救援和心理疗伤上档次、上水平。
第三,组织由企业和志愿者参加的高层次心灵重建研讨活动,吸收国际成功的经验,培养和选拔一批心理咨询专家;充分利用国内教育资源,从教师队伍中选拔优秀者,在教育系统中率先进行长期规范系统的心灵重建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开。
事实证明,东风日产组织的“阳光关爱,教育援川”活动在强震一周年后率先开展,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示范性意义。相信有全国的永久性支援,灾区人民一定会重新建设一个健康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