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从迷惘中觉醒(2)



系列专题:《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彻底接纳使我们得以摆脱自己受制约的习性。当生理或情绪的痛苦生起时,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抗拒,身体紧绷、肌肉收缩,甚至连心都感到紧缩;我们迷乱地臆测到底哪里出了差错,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善后,并且不断想着:这痛苦表明了我多么没价值。

  我们会因生理的疼痛,比方说背痛或偏头痛,而责怪自己不会照顾自己、饮食习惯不佳、疏于运动等等;这些痛苦可能会让我们感觉像个受害者、我们的身体是不可依赖的,或一切终究都会出差错。我们也以同样的模式,透过批判和编造种种情节,来夸大自己情绪的痛苦;在我们眼中,恐惧、嗔恨或嫉妒的感觉,只是意味着自己有毛病、很懦弱或者很差劲。

  倘若迷失在自己编织的情节妄想中,我们就会跟实际经验脱节。无论是贸然地妄想未来,还是沉湎于谴责自己的过往,都会使我们脱离当下活生生的经验。

  当我们为种种想法所驱使,例如"我必须做更多才会变得更好"、"我是不完整的,我需要更多才会快乐",我们会更加迷惘。因为,这些"咒语"强化了"生活必须有所不同"的迷惘信念。

  当诸事顺利时,我们又质疑自己是否受用得起,抑或杞人忧天,担心坏事就要发生。我们才刚吃第一口最爱的冰淇淋,心中马上盘算着还可以再吃多少,才不会产生罪恶感或者害自己增加体重;身处美丽的景色中,我们却因为底片用完了而懊恼,或开始思索着,真该搬到乡间来;禅修的时候,我们体验到禅定与寂静安乐的美妙时光,但接着就开始想,要如何将体验延续下去。亟欲维持现状而产生的焦虑感,以及不由自主的需求无度,都使我们的欢乐大打折扣。

  展开接纳的双翼

 第18节:从迷惘中觉醒(2)
  当我们受困于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时,不仅无法看清内在的状态,也无法仁慈宽容。我们对自己的观感变得扭曲、偏狭,对生命麻木冷漠;但是,随着不断接纳当下的经历--放下自己编织的情节妄想、温柔地对待我们的痛苦或欲望--彻底接纳的过程就此开展。真正的接纳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清晰觉察(明见)我们的经历,二是慈悲地对待这些经历,这两个部分相互依存,犹如大鹏鸟的双翼,让我们得以遨游天际,解脱自在。

  在佛法修持中,明见这一部分被称为"正念",这即是觉性的特质,意指能够明确辨认当下每一刻的经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4659.html

更多阅读

第4节:从坏处中看见好处

系列专题:《恋爱哲学:让步,才会更进步》    从坏处中看见好处  寻找理想情人时,要列出多少条件,  才能说明自己拟定的幸福目标?  谈恋爱、找对象,  理想和务实,该如何抉择?  跟几个年轻美眉聊天,发现

第1节:从心理学中探索人生智慧(1)

系列专题:《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笔者寄语:从心理学中探索人生智慧  虽然我早已知道自己进入40岁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但在年少时,我曾经认为40岁的自己会高尚很多。一踏入不惑之年,人就如同着了魔一般,逐渐对人生产生

第47节:从实践中获取经验(1)

系列专题:《美国创业家的传奇:我的成功你应该复制》  第十五章  从实践中获取经验  2005年初,我到纽约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理财之道》(Money Matters)节目的专访。主持人问我,我做了那么多生意,哪一桩让我学到的东西最多。我答道,S

第31节:从迷惘中觉醒(15)

系列专题:《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如果过程中有某些感受变得很强烈,引起你的特别注意,那么,就让这些感受取代入出息成为正念观照的主体。你可能会觉得热或冷、酥麻感、疼痛、扭曲感、刺痛、颤动等,这时,就以柔软开放的觉

第30节:从迷惘中觉醒(14)

系列专题:《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世界只有一个,就是此刻压迫着你的这个,你也只在这一分钟活着,就是此刻这一分钟;而唯一的生命之道,就是接纳每一分钟,视之为独一无二的奇迹。  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学习彻底接纳。因为,清

声明:《第18节:从迷惘中觉醒(2)》为网友似识镜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