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5)



系列专题:《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①邱阳·创巴仁波切(1940~1987),不仅是一位禅修大师,更是学人、诗人与艺术家。他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建立了那洛巴佛学院(NaropaInstitute),也创立了香巴拉训练(Shambhala Training)的制度,并组织了香巴拉国际学会(Shambhala International)。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自我怀疑会原封不动地转移到心灵修持之中,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意外。那些备受自我残缺感所苦的人,往往会受到理想化的世界观所吸引,因为我们总以为必须改变自己才能有所归属,而这些理想化的世界观恰恰让我们觉得自己有可能净化与超越有瑕疵的本质。于是,我们会满怀憧憬地聆听这类信息,不断地说着:圆满和良善就是我们的本质;然而,我们还是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没有收到生命飨宴的邀请。

 第8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5)
  助长疏离感与羞愧感的文化

  几年前,一群美国与欧洲的佛学教师与心理学家,邀请一位著名的心灵导师出席一个有关情感与健康主题的座谈会。其中一场讲习会中,一位美国的内观老师请导师谈谈有关自我仇恨的痛苦。这位心灵导师的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什么是自我仇恨?"他问道,在场的心理治疗师和教师试图加以解释,然而他看起来却更加困惑。这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神经系统失调吗?他继续问道。所有与会人士都向他确认,自我仇恨是很普遍的状况,他们的学生和客户都有这样的经验,这让导师惊讶不已。他们怎么会对自己有这种感觉?他感到纳闷,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

  虽说人类都会对自己的缺点感到羞愧,也害怕遭拒绝,但是,对于那位心灵导师无法理解的羞愧感与自我仇恨,西方文化却是使之助长的温床。因为许多人都生长在缺乏凝聚力、无法滋养人心的家庭、小区或"部落"中,难怪我们总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必须自食其力,或者孤立疏离。我们从小就学到,想要培养任何一段关系,无论是跟家人或朋友、在学校或职场,都需要先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被迫要彼此竞争,要努力往前冲,要领先群雄,变得聪明、迷人、有才干、具影响力且富有,而且总是有人在为我们打分数。

  一生为穷困者与病苦者服务的特蕾莎修女(MotherTeresa

  ofCalcutta),提出了令人讶异的洞见:"今日最严重的疾病,并非麻疯病或肺结核,而是缺乏归属感。"在西方社会中,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触目皆是,他们渴求有所归属,却又觉得自己不配得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4669.html

更多阅读

第15节: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5)

系列专题:《心灵导师最后的生命感悟:最后的日记》  "因此,我们只是想指出,不是断言,不是定论,就内心深处而言,先生你就是其他人,你的反应和其他人一样。你的头脑不是你的,它已经历经了数个世纪的进化。你也许信仰基督、信仰多种教条与宗教

第14节: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4)

系列专题:《心灵导师最后的生命感悟:最后的日记》  "现在来深入地详细探讨一下:你,自我,独立于其他人吗?你是否因为拥有独立的名字、独立的肢体、不同于他人的能力或天赋,就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世间的每一个人都独立于他人的想法,真的

第12节: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2)

系列专题:《心灵导师最后的生命感悟:最后的日记》  "他说:‘奇怪得很,在一次降神会上,通灵者提到了我的名字,还说我的妻子请她转达一条信息,而这条信息只有我和妻子两个人知道。当然,通灵者可能解读了我的思想,也可能我的妻子还活着。这个

第11节: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1)

系列专题:《心灵导师最后的生命感悟:最后的日记》  1983年3月15日 星期二   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  山谷的尽头十分静谧,特别是在宁静的早晨,没有丝毫喧嚣的噪音。群山矗立在你的身后,这里最高的山峰高达6000英尺以上。嫩黄

第8节:一、心理冲突的根由(5)

系列专题:《两位心智大师的“当机说法”:超越时空》  博姆:一种寂然无为的状态。  克:没错,这就是我要讨论的冥想。  博姆:一种一无所求的状态。  克:你知道,我的冥想不是普通所谓的冥想。我只要一醒来就在冥想。

声明:《第8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5)》为网友无资格叫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