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处方药品学术推广:处方药营销实战宝典》
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可以为我们提供分析判断功能。 只能说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实际上我们的机器智能仅处于初级阶段,远远不及人的判断和思维,而竞争情报工作的主要价值正好体现在这个环节上。 另外,进行竞争情报工作,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情报学和信息管理素养及技能,还应该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但国内企业中这样的人才储备显然是不足的,甚至是很稀缺的。这就要求培训。然而我国企业在竞争情报的培训方面的师资力量也是明显不足的,特别是缺乏既有理论知识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 最后一个方面,企业竞争情报工作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还是战略。需求不明确、不具体是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定位带来了困难的首要问题。 很多企业虽然意识到了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到底哪里重要?怎么重要?往往说不清。于是人们自然就选择为决策服务,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目的定位于集中在战略层面、面向决策、服务于企业高层,而忽略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竞争的战术层面。

实际上,一个企业的战略并非是由信息数据分析推算而来的,而是根据一系列相对细小的策略行为实践转换得出的。事实上,市场总体情况、竞争对手综合实力与技术特点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对决策来说并没有什么经济意义。而只有在特定时间与特定地点的信息才会对决策产生重要价值,对竞争产生决定性意义。 总而言之,情报的价值通常不是单独体现的,竞争情报职能是否有效发挥作用,是与管理和运营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因而我们必须对于竞争情报的作用与效果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衡量方法。 2. 竞争情报工作详解 企业进行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应该考虑如何有效组织以及企业的规模、结构、所处的发展阶段情况,根据需要设立不同的竞争情报系统--工作流程和模式,而不是简单地上一套信息搜集和管理系统就算了事。 进行竞争情报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竞争情报目标≠商业秘密 从理论上讲,获取商业秘密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而且商业秘密往往只占企业所需竞争对手所有信息的极少部分,因为企业所需的战术信息以及战略信息,往往不会体现商业秘密文件中,而是隐含在其他的大量信息源中,需要由情报人员去挖掘并进行分析才能获得。 必须清楚需求。 情报工作人员应该与管理人员充分沟通,了解他们到底需要和使用什么情报。 情报调查应有针对性。 情报搜集应该结合企业的特定项目、特定需求,而不是面面俱到,越多越好。 信息不一定都是情报。 信息是一种未经过评估与分析的数据资料,是情报处理的原材料;而情报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经信息转化或加工提炼而获得的。竞争情报工作的本质是搜集信息,产出情报。 信息数据分析。 情报工作人员负责的不仅是数据采集,而且还应对数据进行分析。没有经过分析的信息和数据不能称之为情报。 情报搜集 情报的来源十分丰富,因而获取的途径也各不相同。我们可以依据获取途径将情报来源分为公开情报和非公开情报两种。对于公开情报,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对于非公开的情报则需要企业借助特定的渠道或采取一定的方式才能获得。一般说来,公开和非公开的情报源主要如下: 公开情报 非公开情报 专业访谈、报纸、杂志 医药行业协会、贸易组织 医药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政务情报、政府部门的档案 数据库 医药企业网站、专业医疗(健康)网站 医药展销会、各种营销活动 专业媒体广告 企业内部员工 分销商(药店)的情况、相关合同 医药行业的供应商和代理商情况、合同及合作协议 医药行业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