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库建设 第39节:第六章 专家网络建设](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30696005985.jpeg)
系列专题:《处方药品学术推广:处方药营销实战宝典》
第六章 专家网络建设 专家网络的建设在制药企业的学术推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术推广的成功推进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所谓专家网络建设,是指制药企业组织固定的专家团为企业的学术课题服务。比如设计课题活对专业课题进行佐证等。 然而现在国内的制药企业,却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专家网络。在国内,很多企业认为有关系比较好的专家,逢年过节送点礼就是专家网络建设。其实不然,真正有组织、有体系的专家网络顾问式专家网络集群。 专家网络建设有多种形式,顾问式专家网络是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给专家固定的薪水,也可以是发课时费或是买专家的专著等形式。如下图所示: 顾问式专家网络的建设分为三级,一是国家级的专家网络,二是省级的专家网络建设,三是地方级的专家网络。三级网络的建设是由课题的研究与推广的层次是不同的,为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也是不同的。此方法在美国被广泛使用。但在中国很多企业还没有这个意识,这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国家级的专家网络可以为企业进行会诊或是对产品进行学术定位,还可以延伸课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企业应该将专家作为直接的合作者,而不是阶段合作者。 省级专家网络建设。各个省都有学术权威,他们在自己的省里面形成系统。比如华西医科大,那边的专家就可能不听你京城里面的。因为他上学就在华西医科大,他的老师是华西医科大的,因而他往往更信任于他的老师。 医院里面,最大的特点是最讲论资排辈,而且最讲派系,最讲门徒关系。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最讲江湖道义的组织。老师就是一辈子的老师,门徒就是一辈子的学徒学长,分得很清。这种关系对于产品的推广影响也是十分大的,所以你就要想去得到这个学科带头人的支持,他对这个学徒的影响存在着衣钵的关系影响。 学科带头人的用药,会直接影响其它医生的用药习惯。这就要求企业去努力得到省级学科带头人的支持。在一个省里面一般是有两个学科带头人。一个是省人民医院的,一个是省医大附属医院的。因为我们的体制比较特殊,一个是教学的头号人物,一个是地方医学的头号人物。这往往不是一家,各成体系,分庭抗礼,企业选择了两个中的哪一个,就等于是选择了那个派系。所以企业建设省级专家网络建设时,一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得罪任何一方。 地方级的专家网络建设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固定发工资,另外一种是发课题基金费。而国内企业做得很少,也几乎没有体系。 总体来讲,目前国内在专家网络建设上是没有体系的,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专家网络也是没有体系的。因为他们真正用的专家体系是全球的,是总部控制的。他们没有找中国专家,一般也看不上中国专家,大多是找国际专家来论证他们想要论证的话题,然后再把论证的结果告诉中国专家,让中国专家来实施。 这就说明,中国专家在全球医药界的地位相对较低,而这也恰恰是外资企业不用中国专家的原因所在。这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资源,建议三十亿的企业,尽早建立专家网络,抢占先机。 顾问式的专家,不仅会为企业做课题,还会为企业产品论证,甚至为企业进行产品推广。假如企业的专家网络比较广,那么企业的推广网络的力量必然也是很巨大的。 与专家网络建设相关的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学术中心的建立。在我国,学术中心一般是建三个,广州、上海、北京各建立一个。通常,全国不要统筹,因为南边和北边的大夫可能学术地位有分歧,容易出现互不买账的现象。这三个学术中心建立起来后,企业需要派专人来负责,形成三个区域,然后将发展的专业课题交给他们去进行论证,保证企业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