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处方药品学术推广:处方药营销实战宝典》
医生个人要想在医学行业做出定的成就,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根据相关政策,医生只有进行了一定的医学继续教育,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获得一定的职称,工资待遇等也才会相应的增加。这些都要求医生要不断地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快乐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如果医生所掌握的知识足够精深,就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若医生知识技能不精,面对病人的病情,可能就会束手无策,精神上也就得不到满足。所以无论从医生的物质上的满足,还是精神上的满足来讲,医生都需要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那么,CME有哪些模式?就目前来说,CME是以学分制为基础,分DTC(患者教育)、学术会议、进修、学术论坛和学术文章等模式。 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分为Ⅰ类和Ⅱ类。经卫生部、省卫生厅批准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例如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以及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的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或那些获得部(省)级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奖等,由项目承办单位按审批标准授予Ⅰ类学分。 自学、发表文章、出版书籍,获得市、县(市、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奖,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及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由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二级及以上医院)、县级及以上医学类学会(协会),按标准授予Ⅱ类学分。 此外,获得部(省)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奖的;获得市、州、县(市、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奖的;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医学著作;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专业技术培训、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新技术推广以及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以上几种形式经考核合格者,均可获得不同类别的继续教育学分 。 然而,继续医学教育的成本是十分庞大的,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之政府在继续教育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财政预算投入,而医院的资金也是有限的,根本不能负担医生的全部继续教育费用,而医生们更没有时间,大量的患者需要医生的救治,所以医生是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们只能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而这种学习往往是有局限性的。 例如,在那些中大型医院,每位医生的工作量都比较满,根本就很难专门去安排大块的时间进行再学习;而那些乡镇医院基层医生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师资缺乏,并且脱产集中学习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 此外,对于那些大批土生土长的乡村医生来说,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学知识培训,文化程度低下且自身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差,也无法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哪怕他们有学习的愿望,但要通过学习考取相关的资格证,或是每年"挣"到足够的学分,对于他们都非常艰难。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医护人员来说,完成学习任务并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一些精明的医药企业开始将产品的学术推广向医生继续教育这一块瞄准,纷纷联合一些国家指定的医学组织开展产品学术交流会议、赞助医生进修……学分成为各制药企业召开学术年会,吸引医生参加的金字招牌。继续医学教育理所当然也成为了医药企业学术推广的新载体,为企业营销提供了新契机。 DTC DTC(Direct-to-Consumer)是指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它包括任何以终端消费者为目标而进行的传播活动,活动可以与消费者教育(专业媒体医疗广告、专业医疗网站)、社区药店相结合,例如可以通过信函投递的形式,根据疾病特点和季节性变化,用信函形式(装有消费者教育和疾病防治实用资料)邮寄给数据库消费者,终端促销尽量和社区药店以及政府机构进行挂钩,在时机选择上关注政府的政策。对医药市场而言,终端消费者有可能是患者本人、患者的朋友和亲属,也可能是医疗服务人员或者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