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长期资本公司崛起与陨落:拯救华尔街》
但是,约翰·米德并没有得到可以改变报价内容的授权,而沃伦·巴菲特本人根本就联系不上。事实上,所有的人心里都非常清楚,沃伦·巴菲特很想拿下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以前,只用一张纸就可以做成一笔极其复杂的交易,一直是沃伦·巴菲特招牌式的魅力之一,而这份只有5 段内容的报价,显然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他独特的印记。然而,这一次,沃伦·巴菲特的报价太简单了,甚至可以说太草率了,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特殊性。此外,高盛公司投资银行家彼得·克劳斯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结构还不够熟悉,从而使整个报价出现了偏差,可能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总之,沃伦·巴菲特的此次报价,完全失败了。
![第38节:巴菲特报价的失败(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34748162173.jpeg)
高盛公司的外部律师约翰·米德手里的选择已经不多了。12 时20 分,约翰·米德通知詹姆斯·里卡兹报价已被取消。后者转身走进了约翰·麦利威瑟的办公室,并对他说:“巴菲特的插曲结束了。”于是约翰·麦利威瑟立即拿起电话与威廉·麦克多诺取得了联系,并将情况向他作了解释。现在,威廉·麦克多诺已经是他最后的希望了。“好吧。”威廉·麦克多诺说道,“我马上召集各家银行继续讨论。但我不知道他们还肯不肯回来。” 后来,外界有传闻认为,约翰·麦利威瑟是故意将沃伦·巴菲特的报价耽搁掉的,因为在他看来,与威廉·麦克多诺打交道的结果,肯定会比接受沃伦·巴菲特的报价要好。尽管这种说法有一个前提:约翰·麦利威瑟对极其复杂而又迅速变化的整个事态的发展,有着非常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约翰·麦利威瑟确实没有尝试过要解决任何法律问题。而这些极其复杂的事情通常都是在事后,绝大多数都是在主要的几个问题已经用协议的方式得到解决以后,才有可能加以解决的。但是,沃伦·巴菲特的报价缺乏适当的弹性本身,也是这一报价最终流产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个星期三的中午,约翰·麦利威瑟根本就不可能认为,沃伦·巴菲特会接受报价单之外的任何其他条件。也许,正是由于沃伦·巴菲特提出的条件太过于苛刻,加上约翰·麦利威瑟和沃伦·巴菲特个人之间存在着互不信任,才使得约翰·麦利威瑟没有继续努力来说服沃伦·巴菲特。不过,约翰·麦利威瑟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如果要让赫伯特·艾利逊提出的银团救助计划有成功的机会的话,参与该计划的银团代表们就必须回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那间会议室去,而且,一定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