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微波炉行业没有硝烟的血战:微波炉战争》
格兰仕坚持走规模、专业、集约基础上的薄利多销。过去一直延续这种做法,现在,要向创造方面挺进,为的是提高格兰仕品牌的溢价能力。近年以来,格兰仕在两件事情上用力,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品牌。鉴于国外反垄断等贸易政策、法规的限制,2000年开始,格兰仕战略性地收缩自有品牌市场占有。今天,看外销比重,自主品牌与OEM基本实现了各一半。我们也曾提出一个口号,让品牌占有率超越产品占有率。对制造企业来说,创牌之路就像煲汤一样,靠时间去沉淀。品牌是我们当务之急的重大课题。单纯打价格战固然对品牌有伤害,但一个品牌成为价格的代名词也不一定是坏事情。表面上看,格兰仕已经实现了“世界名牌格兰仕制造”,但要成为“创造”的代名词,需要格兰仕人做好再做50年苦行僧的心理准备。 2003年1月10日,格兰仕股东扩大会议在广州首家以白金五星级标准建造的大酒店——碧桂园凤凰城召开。 在媒体眼中,那次会议的最大看点是“发聘书、改称呼”。那次股东大会上,梁庆德的“总经理”头衔改成了“总裁”,常务副总经理梁昭贤的头衔改成了“执行总裁”。“看似只是简单的称呼改变,但却标志着一场观念的变革,从表面看是与国际化接轨,但表面文章的背后却有着实际的内容:聘书、责任、目标。”梁庆德说。 当梁昭贤毕恭毕敬地从梁庆德手中接过烫金的“总裁”聘书时,梁庆德说:“你接过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荣誉背后的沉甸甸的责任与目标,更多的是压力与动力。聘书是一面镜子,它将照出你的成败得失;聘书是一把尺子,它将量出你的长短高低;聘书更是一条鞭子,它将时时鞭策你勇往直前,知难而进。” 《迎接挑战、超越自我——把目光投向管理》,站立在主席台上演讲的梁昭贤浊泪潸然。 外人可能不一定习惯也不一定理解,在格兰仕集团内部,有一种发自情感深处的“流泪文化”。“无论是我的父亲、俞老师(俞尧昌),还是专事营销的铁血男儿,都是性情中人,每当我们回忆起艰难做市场的往事,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掉眼泪。我们有着共同的事业目标。共同的事业追求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更加坚强。”梁昭贤说。 此时此刻,观瞻格兰仕,多了一份理想主义的期许,因其理性张扬了“中国制造”的话语。格兰仕的典型与显著不同寻常、不同凡响。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梁庆德的信仰与信心、梁昭贤的坚持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