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从鸡毛掸子到微波炉(1)



系列专题:《微波炉行业没有硝烟的血战:微波炉战争》

  第二章 功夫之王

  从鸡毛掸子到微波炉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格兰仕创立的第30年。

  格兰仕30年的发展简史,见证了梁庆德从乡镇干部到民企领袖的嬗变。梁庆德之于格兰仕,是鲜明的印记与无上荣光。

 第26节:从鸡毛掸子到微波炉(1)
  迄今为止,梁庆德在中国商界仍保持着两项“纪录”:将微波炉产品“世界冠军”的头衔保持了10年;年纪最长的民营企业董事长(71岁)。

  激情是梁庆德父子的风格与格兰仕的形象识别。这30年,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慨,成功总是与挫折相伴,欢笑总是与泪水同在,格兰仕的故事以激情为底色。

  领跑10年的“世界冠军”,微波炉领域的“功夫之王”。述及格兰仕30年,性情中人梁庆德几欲潸然泣下。

  进而言之,格兰仕30年,即是梁庆德父子实践理想并理想化的过程。

  30年前,家徒四壁、一穷二白的窘迫之下,梁庆德居然脱口而出“要建立一家亿元级的企业”。

  “可怕的顺德人”,梁庆德算一个。

  1978年8月,广东省顺德桂洲镇工交办副主任梁庆德向镇党委领导递交了一份申请,“为了让大家有个好日子过,我申请开办水洗羽绒厂……”

  桂洲镇党委领导问梁庆德:“水洗羽绒厂的投资预计多少?这些资金你怎么筹措?我们镇已经有葵扇厂、羽葵厂,产品销路不好,工厂效益一般,工人都没活干,你再搞个厂子有什么前途?”

  梁庆德回答:“投资至少要100万元。我对水洗羽绒的前景很看好,羽绒的加工工艺很简单,至于鸡毛、鸭毛这样的原材料,我们这里遍地都是。现在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羽绒制品大有前途。”

  镇党委领导又问:“你觉得水洗羽绒厂能做到多大规模?”

  梁庆德沉吟片刻,牙根一咬、脖子一梗:“一亿元吧。”

  话音未落,镇党委领导哈哈大笑,满脸的不屑与怀疑。

  所幸,梁庆德的“胆大妄为”得到了周邓良、周顺光的鼎力支持。

  2008年9月28日,格兰仕集团欢庆创业30周年,《格兰仕人》报刊登创业三十年功勋人物榜,排在最前面的两位便是周邓良和周顺光。

  周邓良,20世纪70年代任桂洲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提出要建立一个社办工业的“亿元工业区”,并委派时任工交办副主任的梁庆德到细滘河畔创办桂洲羽绒水洗厂,是筹建成立公司的关键人物之一。

  周顺光:20世纪70年代任桂洲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主管工业,是创办桂洲羽绒水洗厂的积极倡导者、支持者、推动者和实干家。

  周邓良、周顺光、梁庆德,此三人可谓格兰仕草创期的灵魂人物。

  1978年9月28日,梁庆德创业,带着七八个人,创建靠回收鹅毛、鸭毛、鸡毛来加工成水洗羽绒的乡村小作坊,后来靠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为港资企业和国有外贸企业承接纺织品加工业务。及至1991年,梁庆德已经是桂洲畜产品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旗下成员企业包括桂洲畜产品工业公司,以及与外商合资的3家工厂,主导产品是:鸡毛掸子、羽毛扇、羽绒衫、羽绒被、羽绒睡袋、羽绒枕。那一年,梁庆德真就把企业的销售收入做到了1亿元,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

  创业之前在顺德桂洲镇工作的那些年,梁庆德先后跟过18位镇党委书记,“每一位书记都有不同的心态,要想学会适应这些领导,让他们都成为自己的朋友,就要找出其中的道理。中庸中庸,不偏则为中。哲学是一种道理,这个道理如果能够说服大众心态,就是公正合理,不偏的、中庸的。这些都是在艰苦的日子里养成的习惯,是从不懂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梁庆德其人,外表来看,谦和温婉,但每遇原则问题从不让步,少有妥协,做起事情来绝对是执著坚韧,敢于创新、追求极致、少留遗憾是他的信条。

  1991年3月的一次日本之行,完全改变了梁庆德和他的企业。在日本的超级市场里,梁庆德的目光被一件笨重的黑色器物所吸引,他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请翻译询问日本人后才知道,那个东西叫微波炉,是专门加热食物用的。日本人拿起一杯水放进微波炉,旋转按纽,两分钟不到再取出,只见那杯水已经是热气腾腾。

  这一番现场演示让梁庆德目瞪口呆,他无法想象,一杯凉水怎么会在两分钟之内成了烫嘴的热水?

  再一问价格,这台略显粗笨的微波炉的售价折合成人民币是3 000元。

  梁庆德倒吸一口凉气,当年他有两个直观感觉:微波炉这玩意儿真神奇,将来在中国肯定大有市场;价格这么贵,中国人买得起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5200.html

更多阅读

第26节:从核心创新(26)

系列专题:《包治百病的创新法则:从核心创新》  CNN也存在相似的情况,它的核心能力曾经是在全球范围内、在任何时间提供实时新闻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过了一段时间就被其他电视频道复制了。  显然,核心能力需要管理。组织需要不断地投

第26节:从不可兼得,到同时拥有(1)

系列专题:《关于动荡、生存与应变:金玉良言》  11  从不可兼得,到同时拥有  在昔日的芬威球场上,波士顿红袜队的球迷们用交替呼喊的方式自娱自乐。  露天看台上喧闹的人群开始呼喊:“不胀肚!”  主看台上的人群回应着:“好口感!

第26节:沙漠只适合仙人掌(1)

系列专题:《求职全攻略:面试,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7节沙漠只适合仙人掌  ——经验借鉴需谨慎  “时尚BLABLA”集团,在校园里拉开了大幅招聘海报,它竟然别出心裁地用了“罂粟花”为主题,黑色的底色上,红色花朵怒放,上书“这份迷人而又

第26节:从懵懂少年到大学教师(1)

系列专题:《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马云正传》  第  二  章  青涩岁月:  从懵懂少年到大学教师  我觉得影响我的人挺多的,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人影响我:路遥的《人生》影响过我,金庸的《笑傲江湖》影响过我,《阿甘正传》里面简单

第3节:从海盗到文明人

系列专题:《世界顶尖企业如何抢掠市场:海盗·商道》  经济学家梁小民推荐  从海盗到文明人  "历史上北欧的海盗是最早进行航海和商业贸易的人。贸易活动是市场经济的起点,北欧人由此逐渐走向市场经济制度,在这基础上人们可以利用

声明:《第26节:从鸡毛掸子到微波炉(1)》为网友纤指十三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