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改革者(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40074414475.jpeg)
系列专题:《中国现代商业的演进历程:追寻商业中国》
步鑫生治厂也颇严,并且有一套“生产上要紧,管理上要严”的思想。他规定厂里的职工除了产假、婚假、探亲假、工伤假可以享受全国劳保外,一般病假不能享受劳保待遇,只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不过,对于患重病和因病住院的职工,医药费还是可以实报实销,工资也照发。步鑫生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消除那些无病装病、拿了药乱扔的现象。他也的确做到了,1983年海盐县衬衫总厂的出勤率保持在98%以上。车间不准吸烟、不准做私活、不准聊天、不准到外车间乱窜、不准把与生产无关的东西带入车间等,也是步鑫生订立的制度。迟到、早退也要扣罚工资。与彼时国营工厂的“大锅饭”不同,步鑫生对那些有能力的青年职工大力提拔,破格重用,并且在生活待遇上给予关照。厂里的自建住宅,也分配给了表现优秀的职工,那些表现不好的则不能分配。他的这种做法吸引了不少青年人来海盐衬衫厂工作。 步鑫生甚至还自己创作了一首厂歌,新工人只要一进厂,就要学会唱厂歌。1980年11月6日,海盐县衬衫总厂从以前的破旧民房搬入了新厂房,于是这一天便成了他们的厂庆日,每年都要庆祝一次。每年的这天晚上,厂里都会举办文娱晚会,全厂工人高唱厂歌,步鑫生则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提出下一年度的任务。对于表现优异的职工,厂里还会在结婚、生育子女、子女上学或者本人退休时赠送一些礼品。海盐衬衫总厂1983年有600多个职工,70%是青年人,在步鑫生的领导下,这些青年人在社会上惹事的事情一起都没有发生,哪怕是一些曾经的“失足青年”,有的也在这个厂里成为生产骨干。 步鑫生日后还会有更大的名气和更大的光环,1983年,他的耀眼光芒才刚刚开始,这种光芒一直要到几年后才会逐渐退却。这样忽然名声大噪继而又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最终不是失败便是落寞的初期“改革名人”,我们日后还将见到许多。南方大厦的邓汉光也是这样的一位。1983年的广州,他所领导的广州南方大厦,乃是全国商业系统的一面旗帜。这一年,甚至“全国劳模”张秉贵也跑来南方大厦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