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经济危机下的鲜活美国:华尔街日记》
而在众多诺奖得主中,中国公众对斯蒂格利茨的了解和关注则更多基于斯蒂格利茨多年来对中国的大力赞美。他常来中国参加论坛或给年轻学生讲座,他对比中国与俄罗斯等其他亚洲国家的增长曲线时,对中国经济增长成就和模式不吝辞藻的赞赏和推崇,总让中国的年轻学子听得心花怒放。虽然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对斯氏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大有人在。 端着自己的食物独自站在窗台边默默吃饭的斯蒂格利茨,完全没有在公众场合演讲时的激情澎湃。面对自家客厅一屋子的客人,斯蒂格利茨并不主动跟任何人说话,腼腆安静得仿佛他也是客人。直到妻子安雅喊他:“Joe,你过来沙发坐。”顺从妻子召唤坐到我们中间的斯蒂格利茨,仍然不说一句话,低头认真地吃饭。直到他妻子介绍了我们每一位记者,然后说:“Joe,我想大家都想听你说说金融危机的事。”这时,斯蒂格利茨才抬起头,用手抹抹嘴,开口说:“呃,无可避免我们要进入一次经济衰退……” “您是说美国要进入一次经济衰退,还是全球经济?”就坐在他旁边的我没等他第一句话说完就插嘴问道。他转过头来看着我说:“我是说全球经济,不过你除外,中国。” 天时地利,我不停地插问和追问,让我们两人端着的食物一直悬在半空没机会送进嘴里,直到客厅那头响起电话铃声,斯蒂格利茨回头看不到妻子在哪里,才放下餐盘跑向电话。这时,我们的领队,在英国《金融时报》当了21年记者的沃特(Watt)对我说:“好了,明霞,今晚我们被邀请来晚餐,不是采访,我们就让这个男人在自己家里放松些吧。” “好啊好啊,”我对沃特说,“说实话我真要饿死了。” 我不为中国担心

(以下是程明霞对斯蒂格利茨的采访) 程明霞:你并不像很多人那样认为保尔森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 斯蒂格利茨:不。保尔森做了非常坏的事。他让我想起当年IMF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做法,前一天还说不会救任何一家银行,任他们去倒闭,不干预,但第二天就接管了那个国家的银行体系。保尔森的做法和IMF当年的做法一样,第一天让雷曼兄弟倒闭了,并且宣称不会管任何状况不佳的银行,结果呢?第二天就拿了那么多钱给AIG(美国国际集团)。这是非常坏的政策,真难以置信,这是在给市场什么样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