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经济危机下的鲜活美国:华尔街日记》
赵文笙认为要得到政府的关注,就得和政客们打交道,把华社的诉求传送给政府机关。要做到这点,他认为只有两个途径——要么有钱,要么有票。捐钱或投票,他选择了后者。“No vote,no voice;no vote,no right.(没有选票,就没有声音;没有选票,就没有权利。)我们在美国不搞本土政治,就什么都没有。”他强调。 纽约唐人街覆盖曼哈顿东下角的一大片区域,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张,把曾经是意大利移民的一条街道,重重包围了起来了。纵横交错的大大小小街道挤满了小商铺,都打着中文招牌和广告,即使是银行业务也有中文解说。 在这里,人们可以吃到实惠和地道的各式中国料理;买到最便宜的手机、DVD、衣服、日常用品、海鲜,甚至咖啡;中国城大巴也是当地美国人认同的最便宜且方便的跨省出行工具;廉价的唐人街旅馆虽小但五脏俱全。 走在这里的街道上,耳边听到最多的语言是广东话,然后是普通话和英语。这里白天是个热闹的买卖基地,虽然当地人说“9.11”事件后,因为政府的反恐安全和交通管制措施导致生意萧条了不少,近来的金融危机更让萧条的买卖雪上加霜。 入夜后,华人商铺大多关门比较早,相比之下,在意大利街经营至深夜的餐馆和咖啡座,变成这片区域里夜幕低垂时最繁华的地方。据当地华人说,入夜后的治安不太好,因为匪徒喜欢打华人的主意。“他们知道华人喜欢用现金做交易,身上大多带着比较多的现款而不是塑料信用卡。”

经济萧条、治安、交通规划成了当地居民的主要民生问题。赵文笙认为,应该通过在美国大选期间踊跃投票来改变现状,让美国政客们知道唐人街有多少的选民——政客要票,选民要服务。 “要用做生意的方法和政客们谈判。他们可以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什么。我们的票不会是大多数,但是我们的票能够提高他获胜的百分比。”赵文笙胸有成竹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