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惨烈职场博弈奋斗:我在职场二十年》
第四章:美女博弈场 (1)友人赠我六祖经 从西南村落中的汽站中走出来,我开始迷恋上了职场的权力角逐。 我不能不迷恋这个东西,因为在我短短几年的商业生涯之中,体验到最深的就是这个。尽管所有的国内企业都在刻意的回避这些,但这一 回避本身,恰恰正说明了问题。 我想弄清楚一件事:企业中为什么会发生惨烈的权力博弈,或者说,企业为什么会拒绝承认权力博弈的存在。据我的观察,越是不承认组 织系统内部存在着分歧的企业,其权力博弈的规则越是混乱,越是缺乏规范与自制。反之,在某些企业中,管理者承认权力博弈的存在,并力 图将这一博弈本身纳入到企业发展的轨道上来,虽然未见到什么好的效果,可却也未曾见到哪一家企业因此而倒闭。 实际上,惨烈的权力博弈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系统之中,正象毛泽东同志生前所说过的那样:“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权力博弈是职 场最基本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存在绝不会因组织的神圣性或组织目标的神圣性而变得不存在或是得到规范,相反,越是神圣的组织,其内部的 权力博弈就有可能越是肮脏龌龊,越是不择手段。概因在神圣的组织内部,其成员一旦认为自己是神圣或纯洁,就不愿意承认“肮脏的”权力博弈 存在,其结果是权力博弈得不到规范,反而变得更加失去控制。 就在我辞职下海的第四年,一位朋友赠送给了我一部六祖惠能的《六祖坛经》,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惠能在曹溪广演顿悟禅,开创出 一花五叶的辉煌禅史,弟子法海录其教法成《六祖坛经》得以流传。

这个抄录惠能禅师教法的弟子法海,却不是那个专门跟许仙白娘子调皮捣蛋的法海,但这个惠能,却也不是国人所知道的惠能。 这话从何说起?还要从朋友赠送这本书给我的本意谈起。朋友赠书与我,包含着一种极大的期望与无尚的功德,他希望我能够从佛学的智 慧之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因为受困于职场上的争逐而失意消沉。奈何我这人冥顽不灵的很,读了半天的经书,禅师的教导硬是听 勿懂,反而从这本被国学大师胡适先生誉为中国佛教史厥为首功的资料中,看出一些旁门邪道来。 正所谓你心中有佛,所见是佛,你心中有魔,所见是魔。我满脑子的功名富贵,翻阅了半晌的《六祖坛经》,却得到了一个六祖是一个典 型的职场失败者的结论。 这么乱讲话,亵渎佛子,罪过啊。 但我却也不是信口胡言,我何许人也,岂敢对惠及百代万世的六祖妄加肆评?但我同大家研讨一下佛学历史,想来佛祖是不会怪罪的,阿 弥陀佛,善哉善哉。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则佛。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是心是 情,同归性海。 却说惠能大师生于公元六三八年,俗姓卢氏,他三岁时丧父,家境极是贫苦,少年时代以伐薪卖柴为业,伐薪烧炭南山中,心忧炭贱愿天 寒,以辛苦的劳作抚养母亲渡日。 到了他二十四岁那一年,惠能辞母出家(谁替他照顾母亲?),前往蕲州黄梅东山参拜五祖弘忍大师。而弘忍大师为一苇东渡而来,普渡 众生的达摩祖师的第五代传承者,当年达摩师祖面壁修行,苦绝卓忍,旷日经年,以至于鸟儿都飞到达摩师祖的肩膀上搭起了窝。传闻达摩祖 师面壁九年,所面对的洞壁上竟然出现了人影,或以为这种说法是虚妄传言,我却以为这是人长年面对石壁,人体的物质与石灰岩相互之间发 生化学反应的结果——达摩祖师如此功业,就成为了后世传承者一道不可愈越的难关。 虽说佛门广渡,可谁人又承受得了九年的面壁之苦? 惠能投奔到五祖弘忍门下之后,最初是做“行者”,也就是佛门公司中职位最低的勤杂工——大家最熟悉的的后世水浒传中的“行者武松”就是 这么一个角色——惠能的主要工作是跟着大家一起做苦工,踏碓舂米,工作之余听听五祖弘忍的讲授,无论从任何角度上来看,惠能的佛学“业 绩”都不大可能超过他的同门师兄们——他要做苦工,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面壁九年,就算是他想,也没得这个条件! 忽然有一天,五祖弘忍登坛宣讲完毕,要求众弟子各写一份“心得体会”,也就是“禅偈”。弘忍座下大弟子神秀闪亮登场,赋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众弟子们见了大师兄的贴子,纷纷跟贴叫好,都认为自弘忍五祖之后有衣钵传承,非神秀而莫属。这时候恰好惠能挑水经过,见了贴子, 一时按奈不住,上前也写了一个跟贴,这就是佛学史上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顿悟心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贴一出,众人哗然,乱砖如雨砸向惠能,想他不过是一个“勤杂工”行者,竟然不去抹桌子洗厕所,也敢乱发贴,当然会引来众人的不满了 。听到众人的喧哗之声,五祖惠能走出来看到惠能的偈子,登时大怒,抬手将偈子撕碎,众人见惠能已经受到了五祖董事长的批评,这才心满 意足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