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惨烈职场博弈奋斗:我在职场二十年》
话说有一天晚上,我们和这个小伙子坐在大厅里看电视——大厅和浴室一样是公共的,电视也是公共的,虽然住在这里的小妹们都表现得很喜欢这个漂亮小伙子,但小伙子却从来对她们不假辞色,如果有小妹在客厅里看电视的话,小伙子是决不肯走出他的房间的。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我们才高看小伙子一眼,认为这孩子迟早会有出息。 我们几人一起聊天。 小伙子笑吟吟的问我们:你们在珠海都干什么工作? 我们一一告诉他,为了表明我们只不过是“勉从虎穴暂栖身”,杨合还指着我,称呼我为“总裁”,意思是让小伙子掂量着点,跟你聊天的,可不是一般人。 小伙子听了之后,声色不动,再问我的公司情形,然后说起了企业管理的一般常识,诸如被管理者往往对管理者有着一种本能的抗拒意识,要想让被管理者接受管理,就必须要拿出铁的手腕来,软硬兼施,一旦抓到对方的弱点,就毫不客气,务必一击命中对方死穴,让对方从此形成臣伏心理,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反抗意图。 小伙子这番话,令我大吃一惊。因为错非是真正做过管理的人,否则根本无法知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冲突是何等的激烈,管理者必须要绞尽脑汁的思考最有效的手段,以期达成于管理效能的提高。这些理论是西方管理科学的基础,其整体理论的架构建立于博弈论的概念基础之上,却因为国内业界对管理学的隔膜,以自己的想象替代真正的管理科学,反而将真正的管理学理论斥之为“厚黑”。在国内,最常见到的是一些与管理学丝毫不搭边的胡言乱语大行其道,可企业的员工与老板喜欢这种与真正管理学无关的所谓“管理学”,诸如《没有任何借口》一类否认社会利益博弈现实的伪书,一厢情愿的希望能够用这种形式将职场中的天然冲突消弥于无形,却全然没有想到,你越是不敢正视职场博弈的存在,其博弈的态势就越有可能不规范,越有可能更为激烈,也就越有可能对企业造成更强力的伤害。事实上,只有在承认最基本的事实的基础上,承认职场上利益博弈的现实,企业内部和整体社会才有可能建立起透明而规范的博弈规则,才有可能将系统内的熵值降到最低。 当时,我正因为受困于杜老板企业的管理泥潭之中,天天晚上都在琢磨这些事情,却万万想不到这个只不过是在超市里做熟食的小伙子居然也明其理,这如何不让我吃惊?

既然这个小伙子明白这些只有在经历了最惨烈的职场博杀中才能体悟到的管理学思想,他为什么还心甘情愿的呆在超市做熟食,却不肯去哪家大企业应聘呢?我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小伙子却只是哈哈大笑,避而不答。 又隔了几天,我再次追问小伙子这个问题,小伙子被迫不过,才吞吞吐吐的告诉了我一件事情。此一事件后来得到了小伙子的一个老乡的证实,我才确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并将事件记述下来: 原来,这个小伙子几年前很不安份,天天想着发横财,奈何他没有学历,也没有资本,只能是眼看着别人暴富,自己却一日不如一日。情急之下,小伙子铤而走险,带了与他要好的几个女孩子,搞起了色情生意,从此他成为了“鸡头“。 鸡头的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外边有着其它众鸡头的竞争,里边还有着小妹们不服管教或是争风吃醋,小伙子经过了整整一年的苦熬,终于学会了驯服小妹的权谋心术,成为了一名“极富管理经验的资深鸡头“。可是小伙子只顾了提高自己的”鸡头管理水平“,却忽略了”鸡头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缺乏风险控制观念,结果就在他准备大展手脚,决图决胜于鸡头的竞争市场上之时,却突遭警方扫黄行动,在河南郑州把他连同他旗下的众小妹们一古脑的扫进了拘留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