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43)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二、针对国企面临的主要风险和特点

  适应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应当针对国有企业当前的特点。在我国当前特定的历史沿革和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资金风险,主要是资金紧缺、资金安全、资金效率等风险;资源风险,主要是资源获取,资源效率,资源安全与掌控能力等风险;信息风险,主要是信息的收集,信息库的建立,信息的加工能力和信息的传递与运用等风险;发展风险,主要是发展与扩张的节奏把握、速度把握、方向把握、资源与发展的配比和管理能力与发展的配比等风险;市场应变风险,主要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管理者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的风险。此外,还有道德层面和管理能力层面的风险,包括乱投资、乱担保、乱贷款等。

  从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中可以看出,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原则可以解决诸如资金安全、资源安全、信息系统的风险,以及由于道德缺失,治理结构不健全带来的无序投资、随意担保和过度贷款等诸多的问题,但是很难对发展风险和市场应变能力风险发挥积极的作用。有时,过多的程序和流程会牵制市场的应变能力和速度,以及资金、资源等的效率问题。所以,国企的内部控制建设要充分考虑国企的风险特质,在解决常规系统性风险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风险等现阶段的特殊风险,在高速变革的环境中完成高成长与风险的对冲、效率与控制的平衡,同时,积极的培育诚信文化,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现阶段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特点比较鲜明,高变革就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大特点之一,这种变革包括环境的变化与企业内部的变革。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商业环境、治理环境都在经历着高速的变革与演进;内部的变革来自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重新布局、配置与组合所带来的国有规模的变化、行业的变化和由于规模和国际化需求导致的管理需求的变化。

  高成长是我国国有企业现阶段的另外一个特点,而且成长主要体现在外延式的规模增长,管理的效率并没有通过规模的增长得到提高,资源效率也没有通过增长得到充分地释放。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资产规模增长最大,收入规模增长率低于资产规模的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低于收入的增长率,经营现金流程负增长,使得企业的风险大增。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对效率的期望大于对控制的需要。

  上述特点,加上企业诚信文化尚未完全到位,治理结构的建设尚有处在相对比较初级的阶段,使得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要照顾的变量有显现的特性,给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独特的挑战和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要适应这些风险和特质。

  三、适当选择内部控制建设关键的变量

  国有企业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克服的障碍很多,即包括文化、传统、认知等上层建筑层面,也包括管理基础薄弱、制度体系紊乱、地域广、层级多等微观操作层面,既有国家大的经济环境和商业环境等外部影响,也有企业内部利益结构、干部体系、考核体系、报酬体系等内部影响。总起来看,之所以有诸多的变量需要考虑,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和企业发展的特定阶段所造成的。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是企业改善自己管理的一个过程,这种大体量的变量因素使这个过程变得无比艰难。因为,一个管理系统的改变是围绕着某个中心环节或变量进行的,诸多变量的同时改变,不仅使核心环节的选择比较困难,其效果会不容易控制。而内部控制又恰恰是涉及所有环节和变量的工作,因此,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适当选取关键环节,确定关键节点和关键目标,不追求一蹴而就的全方位完善,而是先急后缓,逐步完成整个体系的建设。

  四、国企内部控制建设的路径

 第43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43)
  由于对国企现阶段发展特点所带来的风险特点认识不足,加上国内对西方意义上的内部控制整体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层面都把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出事归结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不到位。还经常牵强附会地把国外的安然、世通等企业出问题也归结于内部控制设置不到位并借用来作为旁证,类推于国内企业,这其实是一种谬误。和安然等公司一样,大多数国内和国外企业出问题并不出在内部控制的设置上,而往往出在价值观、文化层面和目标设置上。所以,内部控制的设置应该从文化层面开始。从控制角度出发去设置制度,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穷尽各种风险可能后,才能从政策和流程上对风险加以限制。但是,风险的可能性是无法穷尽的,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制度安排,都要靠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来发挥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只不过是给有意愿防范运营风险、保护资产安全和报表数据准确的人们以一个标准和工具,使操作变得更方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6172.html

更多阅读

第62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62)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七、加强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  (一)国外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经验  (1)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建设的核心环节。  (2)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之间建立了权力制衡关系。  (3)国有

第61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61)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二)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连接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纽带,一方面代表所有者的利益从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大决策,另一方面对经营者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董事会负有监

第60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60)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4)财务管理扎实推进。试点企业的董事会决策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董事会负责经理层的业绩评价,使董事会成员对决策所依赖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更加关注,对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更

第59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59)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目前,国家通过出资人管干部、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外派监事会等措施,防止和克服内部人控制,但这些大都是外部监督和事后监督,若不从企业法人治理上下手,就难以从体制上遏制住内部人控制。  三、国

第58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58)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七)前瞻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权利与义务在逐步规范中执行并到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应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也越来越

声明:《第43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43)》为网友喂你吃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