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37)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3)确认国有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主体。COSO框架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主体有比较明确的要求,萨班斯法案还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主体,这对国有企业确立内部控制建设责任主体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尚未改造到位,加上国有企业的干部体制和西方纯市场经济下的职业经理人体制的差异,使得我们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主体并不是很明确,所以一直以来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既缺乏强大的外部推动力,也缺乏内部的原动力。适合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明确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主体,能够有效地解决内部控制建设的推动力和原动力问题。

  (4)推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有序进行、提高内部控制建设的效率。由于对内部控制目标与作用认识的差异、缺乏适应国情的内部控制建设标准和内部控制建设责任主体的缺位导致的内部控制建设原动力缺失,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缺乏有序性,内部控制建设的成本过高、效率低下,成果的适用程度低。适合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统一了认识平台、提供了明确的框架、确认了责任主体,因而保证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有序性、有效性和效率性。

  (5)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评价与考核是管理过程的重要元素,内部控制建设需要遵循适当的标准,建设完成投入运行后也需要一系列的标准去检验内部控制建设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及运行的可靠性。适合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明确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目标、内容构成、建设手段和实施的保证手段,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了相对的标准可依,经过不断地演进与完善,能够逐步地建立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标准与评价标准。

  (6)促使国有企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审计监督的相互协调。内部控制不是一套独立于企业现有的管理系统以外的体系,而是融合于现有管理体系的一种机制,其建设和运行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业务、财务、内审、计划、生产等多个部门的参与。由于缺乏框架性的指导原则,各部门的参与度比较低,协调程度弱,使得内部控制建设协调成本高,反复修改的工作量大。适合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明确了内部控制的范围,有利于国有企业系统地查找内部控制机制弱化的原因,从而实现各部门间的相互支持与协调,为系统地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提供可行的路径,也为系统地建设和完善国有企业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审计监督,使各功能间和各部门间相互协调提供可靠的支撑。

  (7)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考核,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适合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强调了考核和责任追究作为重要的监督手段,从而激发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内部动力,有助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进和完善。此外,借助于外力的压力和推力,充分发挥国资委的股东代表作用,加强对国有企业高管层对内部控制的受托责任的落实和考核,来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8)提供持续改进的方向,服务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进,重点在于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和持续改进。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很难一蹴而就。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进,可能需要国有企业在近期内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却更像一次投资行为,长远效益明显;因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服务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探讨内部控制的本质

 第37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37)
  .内部控制是重要的、系统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工具体系,早在20世纪90年代前就受到了我国的学界、管理理论界、企业界和国资管理机构的广泛关注,部分管理意识前瞻的企业还将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元素导入企业管理当中。但是,由于立场、环境、阅历、行业的差异,学界、企业界、国资管理机构等,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理解内部控制、解释内部控制,都会选择性地注意与自己立场相关的事项,由此产生的理解或不全面、或全面,但是浮华,从而忽略了内部控制的本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6179.html

更多阅读

第62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62)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七、加强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  (一)国外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经验  (1)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建设的核心环节。  (2)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之间建立了权力制衡关系。  (3)国有

第61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61)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二)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连接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纽带,一方面代表所有者的利益从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大决策,另一方面对经营者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董事会负有监

第60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60)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4)财务管理扎实推进。试点企业的董事会决策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董事会负责经理层的业绩评价,使董事会成员对决策所依赖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更加关注,对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更

第59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59)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目前,国家通过出资人管干部、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外派监事会等措施,防止和克服内部人控制,但这些大都是外部监督和事后监督,若不从企业法人治理上下手,就难以从体制上遏制住内部人控制。  三、国

第58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58)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七)前瞻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权利与义务在逐步规范中执行并到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应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也越来越

声明:《第37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37)》为网友年少就是不服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