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知人心使你更善解人意:读人》
要是对方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请注意抑扬顿挫之处是否适当。 当在场的人听不清楚的时候,他是否努力放大音量?如果不是,也许他不够留心,不能体贴别人,或者骄傲自大。 如果声音不大,却保持眼神的接触,肢体动作也轻松自在,那轻声细语就没有多大意义。 反过来说,如果持续轻声细语伴随着不舒服的肢体语言,像是缺乏眼神接触,转过身去或撇过脸,或者坐立不安,我会把这样的声音「解读」为不舒服的象征以及缺乏自信心。 和我共事的两名律师说明了轻声细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 这两名女性约莫相同年龄,而且经验一样久。 两人都很聪明且能言善道,说话声音也都很轻。 但其中一人流露出自信与控制,另一人则否。 自信的那名律师和我说话时,会静静地坐着,两手通常轻松地放在面前的桌上,除了偶尔做做笔记。 我们有很好的眼神接触,她的声音虽然轻,却不迟疑,还配合适宜的抑扬顿挫,虽然不很明显。 另一名同样聪明、观察敏锐的律师说起话来却踌躇不安。 她强调字句的方式没有固定模式,让我觉得她是因为紧张、不安才有这样的表现,而不是刻意要传达什么讯息。 她的声音特质也从肢体语言反应出来,像是目光垂视、紧张地玩弄笔或纸,以及驼背的姿势,这些征状显示她缺乏信心,和另一名说话轻声细语的律师形成对比。 说话急促我们都听过人家说,销售员讲话像连珠炮。 这暗示一个人说话快,谎撒得也快。 讲话快有时是不真诚的表示,不过这只是众多假设之一。 说话一向都很快,和在特定场合才有这种反应是不同的。 说话快的人也许生长在一个必须加快速度,才抢得到发言权的家庭。 A型性格的人说话也很快,他们就像上紧发条的玩具,一触即发。 不管原因如何,我发现说话一向很快的人,对于事情的评估和判断通常也很快,因此他们常常不假思索就做出判断。 在我担任刑事案的辩护律师时,我通常不喜欢让这种个性的人担任陪审员,因为他们往往在仔细评估证据之前,就仓促做出结论。 我也发现很多人说话快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全感。 这种人会有自卑的反应,像是紧张兮兮,或是刻意引起别人的注意。 平常说话速度正常的人,会因为下列原因而加快说话速度:紧张没耐心焦虑缺乏安全感兴奋恐惧使用药物或酒精愤怒想说服别人撒谎被发现很多人都经历过谎言被拆穿的困窘。 当事人以一般速度闲聊一阵子之后,发觉故事很难再编下去,想加以解释的时候,说话就会愈来愈快。 几年前,我在一名陪审员身上就看到这样的反应。 这个人不想担任陪审员,所以他告诉法官他的妻子病了,而他要带她去看医生。 法官建议他把看诊时间安排在晚上,而这名陪审员说话却越来越快,解释他真的要带妻子去看医生,而且他觉得无法把看诊时间安排在晚上。 当法官建议他打电话给医生,先找出病因,下午再回报给他,那名陪审员竟然还加上一句,说他还得带狗去看兽医(我不是在说笑)。 最后,他还告诉法官他的屋顶需要修理。 当借口越说越多,声因也越变越快。 法庭里的人有半数以上忍不住窃笑。 我会留心注意说话快的人,看他是否企图以连珠炮的话语隐瞒事实──或者他是因为紧张、缺乏安全感而加快说话速度,藉以掩饰内心的不安。 我们可以从小孩身上看到这种反应:他们兴奋时说话会变快,这点通常和大人没有两样。 说话缓慢说话缓慢的人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听起来舒服轻松,另一种伴随着不安的肢体语言和声音线索。 判定对方属于哪一类型之后,我就能合理的猜出说话慢的原因。

说话一直都很慢的人也许是身体或心理有障碍。 如果对方是因为心理有障碍而说话慢,会伴随着无法表达意见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