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精准制导的品牌核爆炸模型:引爆》
另外,小布什还通过各种途径和场合向公众展示自己亲善、随和的品牌形象。 比如,自从入主白宫以来,几乎每年的感恩节前夕,布什都要举行放生火鸡仪式。众所周知,感恩节吃火鸡是一个传统的庆祝方式。布什用此举表明,他是一个“以慈悲为怀的”总统,对待火鸡这样的动物都是仁慈有加,更不用说是对待美国民众了。 而在2006年的八国峰会举办前夕,美国总统布什一改从前严肃庄重的形象,数次走向人群,与普通市民接触,他甚至把一个小孩子抱在怀里,并高高地举起来,惹得小孩子哇哇大哭,布什才一边满脸笑意地把小孩子还给了母亲,一边抱歉地说:“不行,还是搞不定,还是还给你吧。” 2、本·拉登的品牌 而作为全球恐怖组织的头目,本·拉登的恐怖袭击令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谈之色变,被人们称为“恐怖大亨”。 我们看一下拉登是怎样树立自己的恐怖品牌,并为自己的品牌注入能量的? (一)本·拉登靠恐怖主义理念起家 拉登的惟一目标是使用各种手段把美国势力赶出阿拉伯世界,他号召人们起来发动圣战,抵抗美国。拉登在全球拥有无数掩护者,他把自己的恐怖理念流注入每一个圣战者的头脑之中,并且煽动起他们对自己狂热的崇拜。 一位法国学者说,拉登真正的财富,也是最大的财富是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圣战者,他们不再视他们的行动应该受到国家或区域的限制。“政治的规则不再能约束他们,拉登不会谈判。”

(二)“基地”组织结构严密,而且不断有新成员加入。 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为拉登赢得了声誉,也锻炼了他的组织能力。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拉登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征兵中心,从50个国家征募、输送了数万名战士参加抵抗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同时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准军事训练营地。 1988年,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一个新的组织——“阿尔·伊达”(阿拉伯语“基地”之意)军事大本营。“基地”组织建立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几乎所有的在拉登眼中看来是“腐败无能”的政府,驱逐这些国家的西方势力,最终废除国家的疆界。在此期间拉登越来越坚信这一宗旨,开始了“基地”组织与维护现在格局的各国政府间的冲突,而其手段也越来越趋向恐怖主义。而新组建的军事大本营累计训练了数万名恐怖分子。 1994年4月,拉登开始建立一系列极端分子训练营: 车臣——本·拉登资助分裂反叛组织建立军事训练营。 约旦——约旦情报组织怀疑拉登资助极端主义分子反对国王侯赛因的政策。 埃及——训练极端恐怖主义分子,组织推翻埃及穆巴拉克总统的世俗政府。 利比亚——拉登资助反对分子推翻利比亚卡扎菲政府。 虽然目前受美国等反恐力量的围剿,它实施恐怖袭击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但其目前真正的实力到底如何,恐怕谁都不清楚。根据美国中情局的最新分析,设在阿富汗的基地共训练了5000多人,他们分别在50多个国家建立了基层组织。他们尽管恪守伊斯兰教义,但行动方式却是现代化的,比如使用手机、卫星通信、电子信件等。每项行动都要事先周密安排,多则提前数年,少则也要提前几个月。 (三)财力充足 拉登拥有数亿美元财产,每年有上千万美元收入和赞助。拉登的父亲是沙特最富有的建筑商。由于得到了沙特国王的信任,本·拉登家族的事业发展神速,赢得了亿万家财。今天本·拉登家族的财产据估计有50亿美元,控制着庞大的经济帝国,其中属于拉登名下的约有3亿美元。 1996年5月,拉登辗转返回阿富汗,在阿富汗巩固了他的基地后,很快就让他庞大的国际网络投入工作。通过高科技手段,例如电传、卫星电话和互联网,他得以同分布在世界各地素未谋面的追随者进行联系,而拉登产业下的众多公司为其活动提供了大量一流技术与专家。1996年8月,拉登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针对美国的“战争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