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国学大师为你指点人生迷津:世间情》
即以扫墓一事而言,他是站在理法上,认为中国的传统礼法,女人结婚后,以夫家为主,你应该祭扫他的父母,否则有亏妇道。你是站在情理上,认为母亲新过世,思母的亲情使你觉得应该祭拜。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实两人都不合情理。你若站在他的立场,就世俗礼法而言,你是应该随他去祭拜他的父母。他若站在你的立场,他应该体谅你新丧母之痛,陪你去拜祭你的母亲。你们若是好好商量,又何必各行其是?彼此都勉尽了孝敬对方父母之道,结果却使彼此都成了不讲情理的人。何不两个人共同祭拜了他的父母,再祭拜你的母亲? 夫妻是平起平坐的,但是礼和法总有个左右先后的规定。譬如你的两个儿子冠父姓,你被称为冠他姓的太太,他却不会被称为冠你姓的先生,你又该如何去争执? 许多事是不必争的,夫妇处室只能动之以情、喻之以理,好言好语好商量,动了肝火,吵成习惯,家宅不安,又何苦?家和才能万事兴,你们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叶曼答 莫因小失大 叶曼女士: 我与丈夫结婚十年来,永远有一些大家庭中的琐事,使我们不断地争吵。 先生是家中的次子,由于食品行的工作十分辛苦,必须从上午6:30忙到晚上11:30,一年只在农历8月16日那天公休。平常若要休息,只能夫妻轮流休假。在大伯怕吃苦的情况下,改由丈夫接管。家中尚有小姑、小叔五人,由我们负担家计。大伯改行后,经营不善,一再要我们资助,甚至大嫂被娘家倒账,法院要查封房子,我们也得帮她解决问题,因为公公、婆婆和丈夫认为:兄弟有难大家当。 我是费心尽力地在维系着这个大家庭。我努力地工作,尽可能的开源节流。辛苦的积蓄却要不断地填补兄嫂的漏洞,您说这样公平吗?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我觉得丈夫关怀家人甚于我,所以我想离婚,但娘家的双亲反对我离婚,他们认为,离婚的家庭教育不出好品格的儿女。您说我该如何? 许慧卿上 慧卿女士: 读了你的信,虽然很替你委屈,但是却很欣赏你的丈夫。 在从前,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有贤与不肖,有能与不能,但是大家却是祸福荣辱分享,休戚得失与共的。所以贤能的人,他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光荣,而是光耀门庭。一个不肖子弟,不仅祸延家族,甚至贻羞戚里。那些庸庸碌碌的成员,虽然一无成就,却也不必忧虑衣食,终身都有家庭作他的生活保障。 这些大家庭中,也有时会发生分爨析产的事情,而其发生,几乎都是由于某一房媳妇,鼓动她们的丈夫。这一对夫妇,在亲友们的眼中,是被认为不贤不孝的。 时代变了,既无祖业可以荫庇,成家立业,全在个人的奋斗努力。时势比人强,不用说兄弟姊妹犹如陌路,甚至亲子间也没有太多反哺报恩的观念。 你十年的辛苦经营,不但要负担家计,甚至要分担不善经营的大伯的亏损和大嫂被娘家倒账的赔偿。你当然会感觉不公平、受委屈,我完全同情你的遭遇。 最难得的是你的丈夫,不但任劳,而且任怨,一方面勉尽孝友之道,一方面还要应付平息你的埋怨。不但今时少有,放在旧时也难得。连古代圣人都赞叹这种入则孝、出则悌的人,是务本的真君子,怎能令我不由衷地欣赏呢? 你若为了他的孝悌,而和他离婚,你真是因小失大了。你难道要一个忘恩负义、自私自利的男人,方能成为使你称心如意的好丈夫? 叶曼答 善待你的丈夫 叶曼女士: 丈夫和我一起为自己的事业而努力,我却日渐感到心力交瘁。
![第25节:第三辑一件是非两个标准(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65560828065.jpeg)
公司业务的欲振乏力、家庭经济的重担,实在使我忧烦不已。可是这一切,对丈夫而言,好像无关宏旨;似乎他从不认识“责任”这两个字。 有时,夜里梦见他的所作所为,会令梦中的我歇斯底里失去控制;白天共事,偶有差池,也足以使我暴跳如雷、怒不可遏。除了公事业务,我不敢想象和他还会有什么共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