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幕后操盘手现身揭秘股市黑幕:逃庄》
袁非掏出一张红颜色的买单,当着陈友文的面填上股票名称和账户号,然后快步向报单处走去。陈友文眯缝起眼睛望着袁非的背影问女儿:“你跟这傻小子认识多久了?” 陈红梅低着头:“嗯——他叫袁非,我昨天才知道他的名字,我们并不怎么熟。” “昨天才知道名字!”陈友文不相信,不过,他现在关心的是股票,他挥挥手对女儿说:“走,去看看那傻瓜在什么价位买的凌桥。”

二 公元2001年2月5日。 今天是星期一,也是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车站上卖《金江财经报》的乡下女人今天有些后悔进的报纸少了点,50份报纸早早就卖完了。袁非看她手里没有《金江财经报》,只好买了份《商报》。 袁非现在是九州证券公司益都营业部的股票经纪人。这家营业部在市中区,他每天上班有半个小时要在车上度过,平时习惯在车站买一份报纸,用乘车的时间研读信息和股评。他做经纪人有两年了,现在手里的客户资金量有100多万元。去年行情不错,这些客户大多有30%以上的收益,其中有3位客户全权委托袁非操盘,盈亏有10%或20%的奖惩,他去年账面上的提成收入就有1万多元。 袁非有一位客户叫任艳萍,去年亏了20%多。这位客户是林琳的表姐,她老公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自己在工商局上班。任艳萍做起股票来喜欢显示自己有独到的见解,并不怎么听袁非的意见,有点拿钱做游戏的感觉。 还有一位亏损户是林琳的老师。这位金教授有些邪门,袁非帮他精心选择几只股票,他买进的那只一定不会涨,而其他的涨幅都不错。最气人的是大盘上涨,他的股票不涨;大盘下跌,他的股票跟着跌。几个月是这样,一年过去了还是这样。去年年底,他干脆要求跟着袁非买卖股票。袁非自己的账户习惯于短线操作,去年大半年就有50%的利润,做得一直比较顺手。但是,金教授跟他买同一种股票后,这只股票就一定会得“金教授综合症”。一只、两只,做到第五只,袁非投降了。金教授这种运气,最忌讳的就是做短线,他只好欺骗客户,说自己被套住后不再割肉了。通过这件事,袁非明白了一个道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感叹在自然界中人是多么的渺小,在看得见的大自然以外还有更广阔的未知空间存在。 袁非一直要坐到终点站才下车,上车以后习惯往车厢后面走。他从一位坐着的老大姐身边挤过去,瞟了一眼她手里拿着的《金江财经报》,发现她正在看证券版。现在真是处处见股民呀!袁非只顾着去感叹了,没有发现报纸的下端有人用黑体字登了一则寻人启事: 袁先生,1994年10月在九州证券,你以13.80元的价格买了3100股凌桥股份,不到一个小时就赚了30%,还记得吗?你的交割单还在我这儿。 红梅 传呼:61980190—650460 袁非赶到证券营业部,乘电梯上到五楼,他在过道上就听见谢卫东在办公室里大声嚷嚷。今天是春节长假后第一天上班,同事们大都早到了,他们正在谈论春节见闻,三份大报放在工作台上还没人动过。 袁非拿了一份证券报来到座位上,跟同一张台子的彭征明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他们是一起被招进这家营业部的,就因为这个原因坐在了一起。两人平时很少交谈,几乎不谈股票,遇事也相互谦让。袁非觉得跟他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几次想打破这种僵局都没有成功。 谢卫东、彭征明、老姚三人是一个小组的。老姚和谢卫东负责开发客户,彭征明留在营业部负责股票交易,由于三人的交易量算在一起,工资也就是一样的。这样的组合有利也有弊。优势在于三人可以一起学习,互相督促,对工作的推进和炒股技术的提高有好处。劣势就是人的劣根性要作怪,谁也不愿意长时间吃亏,谁也不愿意被别人指派。彭征明的资金量和交易量在组合前比其他两人多,在工作中就喜欢指挥别人。经纪人属于自由职业者,这个行业的人大都自由散漫惯了,对别人的管束不习惯,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刚开始还行,跑客户的也比较卖力,后来效果不理想,积极性也就不断受到打击,加上三人在操盘方面没什么特长,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小组在春节前就面临解散的危机。现在,彭征明看见谢卫东在办公室里不出去工作,说话的声音几层楼都听得见,便没好气地叫他出去拉客户。谢卫东的情绪一下子由涨停板被打到跌停板。他一向有点怕彭征明,只好嘟嘟囔囔地坐回位子上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