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踢翻求职门槛:决战就业》
第四节从被动中找主动 找工作看似是一件很被动的事情,投简历、面试、听通知,企业录用不录用是企业说了算,我们没有主动权。但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细节,依然可以主动出击,让你成竹在胸,变被动为主动。 1. 简历的个性 找工作离不开一份简历,简历一定要“简”,突出个人优势,秀出亮点。应届毕业生因为没有工作经历,严格地说并不是简历,而是个人简介。简历的作用在于向企业介绍自己,就是你这个人的“产品说明书”,制作简历要像制作一件工艺品一样精雕细琢,条理清晰、布局合理、主次分明、亮点突出。 作为学生简历,除了姓名、年龄、专业介绍之外,应该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1) 专业课程——核心课程排前,突出专业优势; (2) 选修课程——代表知识面; (3) 专业培养方向——以学校介绍为准,结合企业招聘要求,有的放矢; (4) 组织或参加过的学术活动或社会活动——参加勤工俭学一定要写清楚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5) 实习经历——通过实习你增加了什么价值,这也算是“经验”; (6) 奖励——特别的或唯一的才是个人优势; (7) 个人自评——职业定位、优势介绍、自我推荐; (8) 附上照片——企业在最后甄选时能想起你。 简历还要注意的以下几个地方: (1) 电话号码适当加粗,如果有邮箱也要留下,起到保险作用。我们在招聘时经常有同学因为联系不上而放弃录用。 (2) 照片一定要精神,头像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照片就是你的名片,大半身或全身的生活照会适得其反。不要用复印的照片,有时会因为不清晰而倒人胃口。 (3) 不要只写学校地址,还应该写上原籍县市,企业招聘时有时会有地域选择。 (4) 个人自评应该客观评价自己具备什么能力,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不要谦虚地自称是“一张白纸”。 (5) 千万不要出现错别字,到企业填写应聘登记表也一样,这是低级而可能致命的错误。 (6) 不要写个人的价值观,如果跟企业文化有冲突,就会适得其反。
![第17节:第四节从被动中找主动(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73338832240.jpeg)
当然,制作简历,突出亮点,前提是你要有点可亮,这取决于大学四年你是否已经开始准备了?瞒天过海之计不太容易奏效,因为你经不起推敲和盘问,有经验的面试官很快能找出破绽,人事经理大凡都是文科出身,咬文嚼字、推理论证、辨别真伪是他们的专长。毕竟作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你还涉世未深,忽悠人事经理的智商你肯定嫩了点。就算你侥幸过关,1~3个月的试用期可能面临“退货”,活下来的还可能被打入“冷宫”,活出来的也可能“夭折”。 标准简历在很多人才网站中可以搜索,不一定非要格式化的,但从上到下一定要有层次感,且一张纸较适宜,叙述式长篇大论的决不能用,附件也不要太多。下面以某同学个人简历作参考,看看它是如何突出亮点的。这份简历的特点是,专业课程、实习经历、自我评价与“求职意向”紧密结合,而且用数据和事实来说明自己的优势,作为一名应届生,是比较有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