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第一节从共性中找个性(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73545691504.jpeg)
系列专题:《踢翻求职门槛:决战就业》
你用不着谦虚地说:“我只知道一点理论知识,没有工作经验。”你递出简历就已经告诉别人了,你没有工作经验,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你目前的最大优势是学历、理论知识,那就先问问自己理论学好了没有?吃透了没有?有没有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这才是关键,这是招聘单位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企业招聘应届生首选的要件。 如果你的成绩非常优秀,完全可以自豪而坚定地对面试官说:“我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我的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如果贵公司能给我3个月的实践锻炼机会,再加上部门主管和同事的适当指导,我想我一定能胜任这个工作。” 如果成绩实在拿不出手,这将是你的一根软肋。你必须转移焦点,从其他地方寻找突破口。 2. 我的知识面是否仅限于本专业 有些企业在招聘时,会进行一些综合知识测评,不是考核专业知识,也有一些企业针对各种岗位设计了专业知识试题。但考核综合知识的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针对应届毕业生,不管专业和岗位,通考一份试卷。这类试卷往往考核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基本的数理、推理和语文知识,目的是鉴别你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以及社会综合性知识。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家公务员综合知识测试题,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这也可以为将来面试做一些准备。 建议理科类学生平时看看文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籍,文科类学生也适当到图书馆翻翻数理书籍。总之,扩大知识面不是坏事情,博学才能多才多艺,就算就业时作用不大,但参加工作了你的优势会非常明显。 就知识面而言,如果能选修一个第二专业,你的就业筹码无疑明显高出别人。拥有两个专业,不仅择业范围扩大了,而且你给招聘单位一个强烈的信号,你是学习型人才。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学习型人才和综合性人才。但就业时,还是应该以第一专业为主,第二专业作为同业竞争的筹码,以满足有些企业“一才多用”的期望。 我们的专业课程毕竟有限,而且学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并非只针对企业而设置,尤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学校也无法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所以有些专业课程可能到了企业用不上,而企业需要的知识也许我们又没学,这是一个现实的矛盾。 大学生应该具有自学能力,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自学一些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本着专业基础,自学本专业相关知识并不是一件费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