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不用议论



系列专题:《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事实上,无我的经验,是以无私的般若智慧,超越了主观客观,超越了时间空间,超越了相对绝对的自我中心,除了没有自私的立场,所有的一切都还照常。如果你是在家人,由于禅修而开了悟,那就是获得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无我智慧,因为没有出家,所以太太(先生)、孩子、事业等原有的一切,还得由你去照顾。所不同的是:开悟之前,是你的私有,所以被你在心理上占有;开悟之后,是属于各人所有,你已没有自我的私心,在心理上是尽慈悲关爱奉献的责任。这种心境是很难说明的,唯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你欢喜地获得般若的智慧之时,自然就知道了。

 第21节:不用议论
  一般人也可以练习着用智者的观点来放下自我,特别是在被烦恼所苦的时候,学习着暂时放下自我,也会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不用议论·

  若人得般若,议论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般若智慧,从我见、我执所生出的议论心就没有了,好比早晨太阳一出来,露水都不见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语言讲的,即使说是得到了文字般若、语言三昧,还是以语言来表达,用文字做工具。但以文字语言做工具,是为了利益众生,因材施教,不是为了自己要申述什么真理。所以,得到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对任何现象皆不需揣摩,当下就明白。若是哲学家及科学家,则需靠理论表达,分析实验。彻悟以后的圣者,对于宇宙人生,都是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说。是直观而不是直觉,无相无不相,是如实相;无念之念,即是般若。既然如此,已不需要议论、辩论、争论,因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还要议论什么?但是未得般若智慧的人,仍需要思辨的逻辑,才不致陷于盲从、迷信、迷惑。

  凡是辩论的、讨论的、争论的、计较的、衡量的、分析的、综合的,都叫议论心。这些都会因无我智慧的出现而消失,好比太阳一出来,朝露就被蒸发了。佛见人就说法,但不要认为他喜欢议论。佛的大弟子中有议论第一者,他是为了使大家对佛所说的法理解得更透彻,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表现自我。因此直到今天,西藏的喇嘛对议论依然很重视,用议论达成消灭议论的目的,使讲的人不会似是而非,听话的人也容易进入主题。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议论,若是为了他人,则仍然需要议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7183.html

更多阅读

第21节:理财第三步:储蓄要从现在开始(1)

系列专题:《20余岁富女的财富史:三十岁富有》  第五章 理财第三步:储蓄要从现在开始  储蓄不同于投资。储蓄的目的是短线的,诸如旅游度假、更新电脑、买自行车、买汽车或买房等。投资的目的则是长线的,例如退休养老。  只要你努力

第21节:怨气(3)

系列专题:《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  有一种怨气症状不那么戏剧化,却更常发生,那就是“不停批判他人”的倾向。你曾注意过一天中每小时心头掠过几个批判或责怪的念头吗?我们通常很难觉察到自己对他人有多少批判,除非放慢脚步更仔细观

第21节:制定合理的储蓄计划(4)

系列专题:《“三高时代”的生存秘籍:奔奔族理财》  购房心得:1. 租未必不如买,买房前仔细权衡。  2. 购房要量力而行。  3. 尽量不做“负翁”、“房奴”。  理财基础第三步:如何存款最合算  —— 简单而重要的储蓄技巧  看

声明:《第21节:不用议论》为网友茡茡揫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