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法则 冲浪者生存法则



    当你问入工作室不久的新员工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他们十有八九会告诉你:成长的困惑。无论是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还是百战沙场的江湖高手,无一幸免。困惑从何而来?

    工作室作为一个市场化的战略机构,始终担当着市场潮流的冲浪者、引领者的角色,与那些纯商业性公司不同,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一种既是公司也不是公司的特性。由此,对团队和员工的要求既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标准,也不是像大多数职业那样,靠熟能生巧的技能而立足。

    当每天面对中国飞速发展中所提出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时,新人如何尽快发挥作用,老人如何不断超越,破解成长之困、探寻成长之道,成为摆在大家面前一道不变的课题,更是工作室每年总结会的重要内容。

    2008年的年会也不例外。无论是员工代表的典型发言、新员工的热烈讨论,还是每一位员工的年度总结;无论是各路总经理的述职报告,还是首席的总结报告以及对每位员工的点评;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成长。

    在一个冲浪型的团队中,个人只有成长才能生存,而要生存又必须成长。作为工作室的老员工,几年下来我仍然不断面对成长的困惑与挑战,但也逐渐悟出一些道道。为此,透过2008年的年会,并结合工作室员工的成长实践,总结提炼出冲浪者若干成长法则,亦即生存法则,与大家分享。

一、缘分法则

    所谓缘分,并非某种神秘莫测的机缘,而是因为灵犀相通、志趣相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产生的相互吸引。工作室的员工,十有八九在进门之前已经是王志纲老师以及工作室的忠实追随者甚至精神弟子,不仅对工作室心向往之,且对工作室的理论体系、策划方法、经典案例知之甚多。对于新员工,这种缘分不仅赋予他追求智慧的强大动力,更是促使其与工作室快速融合的粘合剂、催化剂。因而,工作室向来看重缘分,求职者入门之前一定会通过面试、文章等多种方式,检验一下这缘分的成色。所以,在走进工作室之前,你应先问一问自己:我和工作室的缘分到了吗?

二、梦想法则

    人生不能没有美好的梦想,要想成为工作室一位称职的员工则不能没有高远的梦想。工作室并非单纯的商业化咨询公司,而是一个“既是公司又不是公司”的特别机构,一个中国特色的民间战略思想库。其最高愿景是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共有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于那些仅仅为了赚钱的人,这里并不是一个最合适的平台;而那些拥有强烈文化情怀、崇高文化梦想者在这里却会如鱼得水、如鸟在林。作为战略机构,工作室是一个需要大格局和大智慧的地方,而有大梦想才有多大格局,有大格局才有大智慧。

三、韧性法则

    在工作室工作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是“下地狱的活儿,是挑战智慧极限的活儿”,其员工所面对的艰辛、所经历的磨砺非常人所能想象。同时,你还将随时面对来自外部的种种诱惑。没有唐僧取经的韧性和定力是走不远的。因而,在走进工作室之前,你必须先问一问自己:我有足够的韧性和定力吗?就像苏轼在一首禅诗中所写道:“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种韧性和定力从根本上源于执著的信念,源于这种信念所形成的坚定意志和良好心态。

四、自我否定法则

    人类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成长和发展的。不否定旧我,便无法成就新我;不否定小我,便无法成就大我;一个过于自我的个体,往往难以融入需要高度协同的群体。正如著名心理学大师荣格一道公式所描述:我加我们等于完整的我。凡走进工作室的人无不渴望成就一个全新的、完善的大我,而这也是工作室对每一位员工的必然要求。因而以“出窍”的方式完成自我否定便是初入师门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门槛。自我否定的要害在于否定原有的心智模式、思维方式。对于新员工,特别是有一定工作经验、思维方式相对固化的新员工,这往往是一个极其困难、极为痛苦的过程,但也必须完成。只有否定狭隘的专业思维才能重建广阔的战略思维;只有否定模糊的经验思维才能重建清晰的结构思维;只有否定单线思维才能重建复合思维;只有否定封闭性思维才能重建发散性思维;只有否定孤立、静止的思维才能重建辩证、动态的思维;只有否定量入为出的思维才能重建量出为入的思维。一句话,只有抛弃原有的大脑“芯片”,才能换上王门特色的“超级芯片”。

五、全情融入法则

    工作室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引领潮流的冲浪精神、“四度”(高度、广度、深度、关联度)“三性”“(惟一性、权威性、排他性)的价值准则、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自觉自主的进取精神、互动共享的知识平台、共生共赢的合作模式……还有睿智的师长、优秀的同事、杰出的伙伴、极具挑战的项目……这一切构成了员工成长的特殊生态。只要让自己像树木扎根大地一样,全情融入工作室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张开自己的每一个毛孔,如饥似渴地去汲取这里的知识营养、智慧营养、精神营养,你就一定能快速成长。

六、定位为本法则

    当面对新的变化、新的变革、新的变局时,一座城市需要重新定位,一家企业需要重新定位,一个人也需要重新定位。对于专为别人定位的工作室员工来说,更应如此。定位乃战略策划之根本,也是生涯规划之根本。根本立才能枝叶茂,枝叶茂才能硕果丰。如何定位?简而言之,就是倾听内心的呼唤弄清你“最想做什么”、根据你的个人优势弄清你“最适合做什么”、根据工作室的团队结构弄清这里“最需要你做什么”,在此前提下,确立自己究竟“该做什么”——即扮演什么角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工作室的角色分工从来都不是完全专业化的,而是专与通的有机结合,既要成为某个专业领域不可替代的行家,又要从战略策划的需要出发,纵横百科,打通全程。

七、芯片升级法则

    “工作室是专为别人换‘芯片’的。在给别人换‘芯片’之前,必须先给自己换‘芯片’。”何谓换“芯片”?就是转换思维方式。作为战略策划机构,工作室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思维方式,只有真正掌握工作室独特思维方式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王门弟子。因而,走进工作室的新员工,必须尽快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其主要途径是,反复深入地学习工作室的策划理论、经典案例,特别是经过长期积累、精雕细刻的策划法则、策划流程、策划模块、策划工具;并在实践中反复揣摸、千锤百炼,最终形成一套烂熟于心、运用自如的结构思维和操作准则。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基础,工作室作为一个不断冲浪的战略机构,不断面对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作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只有不断更换和升级自己的大脑芯片——思维方式、策划方法,方能快速破解新的课题,成功应对新的挑战。

八、痛并快乐法则

    王志纲常说:“人有两种活法,一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得过且过,为活而活;另一种是像登山运动员,把生命过程当成一种燃烧过程和挑战过程,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生命极限,征服了祁连山,又去征服阿尔卑斯山,然后还要去征服珠穆郎玛峰。”而后一种活法儿正是他所追求的生命境界,也是他期望工作室员工去追求的生命境界。这一过程中注定要承受种种痛苦,然而,痛快淋漓、精彩纷呈的生命体验不正是从痛与快的辩证统一、苦与乐的有机转换中获得的吗?当然,从痛苦中榨取快乐并非没有条件,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文化认同、信念认同、精神认同。否则,在挑战智慧极限的种种战斗中,你可能只会感到痛苦,而不会获得快乐。你想享受智慧的快乐吗?那就不要拒绝探险和攀登的痛苦。

九、策划就是生活法则

 生存法则 冲浪者生存法则

    策划就是生活即把策划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在策划中享受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策划。要想成为工作室的一位称职员工,不可能像普通公司和政府机关那样过着朝九晚五的正常生活,你的精力、你的思想可能时时刻刻都被策划所占据,而加班出差、南征北战更是家常便饭,甚至做梦都在想着策划。正如一位老员工所说,只有二十四小时保持策划状态,才可能进入游刃有余的创造境界。当生活与策划在你的生命体验中浑然一体、难分难解的时候,也就是你真正成为一位优秀策划人的时候。此时,对你来说,策划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享受;而生活中种种似乎毫不相干的现象,都可能触发你的灵感和创意。

十、担当是福法则

    担当意味着承受压力、接受考验,在挑战智慧极限的工作室更是如此,一次担当就意味着下一回地狱。福从何来?当石墨被置于足够强大的高温高压中时,其分子结构便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性质也摇身一变——成为极为珍贵的钻石,由软弱易粹变得坚不可摧,由黑不溜秋变得晶莹璀璨。工作室正是一座能将石墨变成钻石的特殊熔炉——不仅鼓励员工、特别是老员工要勇于任事,而且为他们创造条件,铺平道路,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你想体验成长的幸福吗?那就勇敢地去担当,担当重任,挑战极限。

十一、 闻过则喜法则

    人类只有认识自己的过错才能纠错改过、走向完善;只有认识自己的短处,才能补其短、扬其长。然而知人难,自知更难。国人一向特重面子,许多人往往既不愿轻易承认自己的短处,也不愿轻易指出别人的短处。因而如果有人准确地指出你的短处,你不感到庆幸和欣喜吗?这正是古人所谓闻过则喜的道理。坦率的批评是工作室文化的一大特色,无论你工作中的短处、能力中的短处还是性格中的短处,总会被毫不留情地指出。如果你懂得批评的价值,不仅能经常体会什么叫闻过则喜,更重要的是将促使你不断扬长补短、完善自我,你的成长将比别人更快更好。你想变得更完美吗?那就要学会闻过则喜。

十二、 自我突破法则

     “能够自我突破的是展翅飞翔的鸟,不能自我突破的是等待下锅的蛋。”小鸟孵化的过程即是自我突破的过程,人的成长同样是一个自我突破的过程。作为时代浪潮的引领者,工作室员工更需要不断自我突破。从“出窍”、“开窍”到“归窍”是新员工进入工作室之后的第一次自我突破——是从迷茫走向清醒,是从入门走向入道,是从大脑归零到智慧重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意味着你不仅掌握了工作室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思维,而且能够熟练地、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只有完成这样的自我突破,才能真正成为工作室一名称职的员工。但这还仅仅是你自我突破的第一次,当工作室迎来新的挑战、面对新的课题时,当你扮演新的角色、踏上新的台阶时,你还必须像不断蜕皮的蛇、年年脱壳的蝉,去完成新的突破。只有这样你才能适应这个不断蜕变的团队。

十三、 龟免赛跑法则

    如果把人才分作两类,一类是才思敏捷、聪明过人的免子;一类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乌龟,你选择哪一类?也许多数人会选择前者。然而工作室却更喜欢乌龟,而不是免子。(如果你既有乌龟的定性,又有免子的灵性,当然更好,但通常难以两全。)事实证明,那些一进入工作室就自命不凡、心高气傲的“免子”往往无法适应而离去;而有些进入工作室上路较慢,但楔而不舍、不断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乌龟”反而成为工作室的骨干。在工作室看来,真正的智者必有所痴,痴则近愚。诚如古人所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如果他还具有乌龟般的气定神闲、执著坚韧,在这所特殊学校里终将修成大器。

十四、 善学者生法则

    如果要问在工作室最要紧的生存能力是什么?答案是:高效的学习能力。作为中国特色的战略策划机构,我们要纵横官产学、打通学术道;要横向打通项目相关学科,纵向打通事物发展全程;要在“大”(即宏观世界)与“小”(即微观系统)之间搭建桥梁、构筑平台、整合要素。没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何以科学把握这一切?作为以创新超越引领潮流的行业先行者,我们要不断面对新的产业、新的课题、新的领域。没有高效的学习能力何以快速应对这一切?因而,善学不仅是工作室员工成长的必然路径,也是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善学的关键是什么?必须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有效学习方法的核心在于科学的思维方法。

十五、 善创者赢法则

    如果要问在工作室最要紧的制胜能力是什么?答案是:超强的创新能力。工作室之所以能够不断冲浪、不断引领潮流,靠的正是超强的创新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不是依赖于少数人,而是由整个团队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而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具备与其角色定位相适应的创新能力。项目总监重在培养宏观颠覆能力,能提出不同于常人的全新发展理念;业务骨干重在培养功能建构能力;执行策划重在培养微观创意能力。工作室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因而每个员工仅有片面的创新能力是不够的,要提高微观创意能力,必须懂得中观层面的功能构建;要提高中观层面的功能构建能力必须懂得宏观层面的理念创新。工作室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整体,因而每个员工必须永远保持强烈的创新冲动,时时提升创新能力。惟其如此,方能立于不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7266.html

更多阅读

出奇制胜散户股市生存法则 小散户的期货生存之道

本文从散户的现状开始写起,总结了入市原因,紧接着分析了亏损的必然性,进而亮明了证券投资市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最后总结一些法则力图能给散户一些参考。想必看这篇文章多数是奔着散户股市生存法则而来,以便能够纵横股市,即使不能纵横赚些

职场像森林 学习不同动物的生存法则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累得跟狗一样,又说很向往猪,挺有意思的。”南京的职场,出现一个森林生存法则,所有的办公室人员全都是一个个特定的“动物”。甭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只要踏入职场,你就“入套”了。其实办公室动物一说,从侧面也反应出

小黑的生存法则 小酒店生存三法则

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发展战略,打个比方说,就像两个人一样,一个人口袋里面有五百万,另一个人口袋里面只有五十块,他俩想的就不一样,前者可以大谈人生远大抱负,而后者还得想着明天到哪儿去挣饭钱。餐饮业中,大酒店和小酒店也是

“默多克行为”:传统媒体未来的生存法则

  日前,“新闻集团”总裁鲁伯特·默多克“封锁”Google搜索的新闻引起业界的普遍关注,一些人认为默多克的言论不合时宜,充满风险;但也有人认为,默多克的行为是对知识产权的维护,代表了传统媒体未来的生存法则。  谷歌不算

声明:《生存法则 冲浪者生存法则》为网友诠释悲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