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透视职场明争暗斗最真内幕:人事总监》
"我跟他们跑客户、跑市场,不是我自己要转行做业务,而是想近距离了解他们是如何跟客户打交道的,他们身上都有哪些特质让客户感觉特别舒服。我摸熟了这些特质,将来给你招人的话,我就知道一个好的sales应该是什么样子了。同时,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也可以对他们有哪些不足给出我的看法,今后安排培训什么的,针对性也要强一些。再有,你每年不是要考核他们吗?订哪些指标,订得是否合理,我熟悉了业务,就能给你更好的建议。与其你给我一堆市场报告,找两个人给我讲上一天,不如让我实地跟他们跑一跑。他们出去的时候,客户问起,就说我是新来的菜鸟,跟着拎包的。" 想想罗伯特的话也有道理,威廉还真叫了几个销售人员带罗伯特玩。一个月下来,罗伯特给了威廉一份报告,提炼出他观察到的这些销售人员的特质,还根据这些特质设计了些面试题给威廉参考,既有操作性,又有说服力。罗伯特的专业能力和从业务需求出发的意识很快赢得了威廉的赞许,为二人日后的密切合作打下了基础。 对自己的下属罗伯特也同样这么要求。现在的招聘经理丽丽·陶在公司也有三年了,在罗伯特到斯泰尔斯前,她每次推荐的人至少有一半让威廉看不上眼,面试的时候也就三言两语打发了。为此丽丽跟威廉经常吵,说他对候选人不尊重,影响公司在外的形象,再这样下去招不到合适的人可别怪我。而威廉更是挖苦丽丽不懂业务,每次招人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才有候选人推过来,而且有一半不靠谱。威廉下面只要一有人离职,或是新批了人头,他就会第一时间跑到人事部要人,一个星期没动静就会扯着嗓子跟丽丽嚷嚷:"我们现在的指标那么高,人都招不到怎么能完成?你们动作太慢了!"三天两头下来,人力资源部一见到威廉就紧张,丽丽下面的两个招聘专员忙得团团转,常常加班加点。丽丽虽然口头跟威廉顶一顶,但她心里也知道,招不到合适的人,再怎么辩解都是人事部的不是,所以威廉的事始终是她最重要的。不过,来来去去,招聘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罗伯特来了以后,招聘局面大为改观。现在,威廉仍旧经常光顾人力资源部,不过不是来嚷嚷的了,而是到罗伯特的办公室一坐就是半个多钟头,或是跑到楼梯间抽烟。做招聘的小姑娘现在也敢跟威廉开几句玩笑了,威廉也常常吐些半荤不荤的段子,丫头们经常是红着脸花枝乱颤地应和着。渠道销售部有什么会,威廉也经常邀请罗伯特参加,很快,罗伯特便与全国各地的销售混熟了。 不过,随着工作越来越忙,罗伯特出去跟销售的时间就减少了,于是就要求丽丽带着她的招聘专员去跑市场,包括到大卖场、超市去帮忙铺货,起初她们一肚子狐疑,后来越干越起劲,慢慢领会到什么是"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的含义了,人力资源部的专业能力在公司渐渐得到肯定。此外,一些行业会议和培训,罗伯特也尽量抽时间去听听,或是安排手下去参加,听会不是目的,认识业内精英才是,南京分公司经理刘凯就是罗伯特在一次会议上认识的,他给罗伯特留下的印象很深,后来斯泰尔斯前任南京分公司经理不得力,罗伯特极力向威廉推荐刘凯,他就这样被招了进来。 发现人才的方式很多,招人也并不总是要花钱。培养人才的方法也很多,偷猎人家的或许是最有效的。斯泰尔斯的人早就被盯上了,但光靠外面的拉力,还不足以使人才流失,毕竟斯泰尔斯也是家大公司,工资、福利在市场上也非常有竞争力。不过,如果公司内部有股推力的话,事情又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