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专家礼仪课堂:佩蓉谈商务礼仪》
社交能力的积累 自身修养和素质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自身的见识和学识也要日积月累。然而,与人接触,才华非能掩饰,浅薄也会尽现。因此,要注意平时的修炼,多参加日常交往。一方面,你要培养成为兴趣广泛、知识广博、乐于为人的人;另一方面,要培养对人的真正兴趣,乐于了解他们的想法,以使他们畅所欲言,分享他们的兴趣和感受。 首先,要培养成为一个兴趣广泛的人。要保持对世界大事、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趋势、名人、文学艺术、电影、运动以及你的专业、兴趣、特长方面的延伸知识等领域的了解和跟进。对要接触的人是否感兴趣并不重要,因为你对许多领域感兴趣,有许多话题可供挑选,不致陷入尴尬,显露无知。但要记住一点,对不了解的话题,不要装作了解。否则,要是不巧撞上此领域的专家,被当面揭穿,你会很尴尬。承认自己无知没有什么,不懂装懂才危险。我在大学卖书为社团筹款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在校园的售书摊位上,我拼命向人介绍与某名著相比,本书内容多么引人入胜。这时一位女士打断了我,她说我提到的那本名著正好是她最喜欢的一本书,接下来就和我讨论书的某个具体章节,我没有读完全书的事实在此时就不攻自破了。在盲目热情下不负责任的评语给我带来了尴尬,同时我的诚信也被破坏了,那位女士最终还是没买我推荐的书。之后,我认真详读了那本被我批评的书,发现那位女士的看法是对的。这本书确属经典,之后也成为了我最爱的书之一,还把它推荐给我的朋友们。唯一后悔的是没有机会为我的轻率评价向那位女士道歉。幸运的是,那天我卖的是一本书,而不是几百万美元的合同。如果是那样,合同早已落空了。 其次,既然交流是双向的,仔细聆听对方谈话,达到真心交流的目的才是关键。谈话时,要刻意练习倾听的技巧,特别注意回应性的聆听(第4章有详细的描述)。当然,谈话只是一个开始,也总是要结束;话题却可能引发谈话双方个人兴趣的共鸣,将单一的一次性的商业关系发展成为多维的、稳固的、不可替代的伙伴关系。 社交语言的艺术 诚恳地称赞 我父亲经常在他位于温哥华的家里举办各种聚会和晚宴。在夏夜的一次聚会上,一位女士在房里四处打量一番后,对我父亲展放的雕塑师安德鲁(Andrew Basso)的雕塑作品赞扬有加。她说自己刚买了一座新房子,很喜欢这些雕塑的设计感和造型。我把她带到父亲那里,父亲很乐意回答她的有关问题,向她解释每件作品的独特性,有人和他分享共同的兴趣,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后来才知道,这位陈太太和陈先生是房地产代理。因喜欢收藏意大利设计师的雕塑作品,他们和我父亲成了朋友,他们告诉我父亲房间的艺术品摆设如何增添房子的品位,增加房产的价值。之后,当父亲的朋友寻找房产代理帮他们卖房时,他向房产代理商推荐了这对夫妇。虽然那天晚上围绕有关父亲的收藏品的谈话没有产生即时的商业机会,但为以后朋友之间的商业推荐提供了可能。 和陌生人开始聊天的一个秘诀是诚恳地赞美对方,例如,“你的这条裙子很美”,“你看起来很喜欢户外活动吧?因为你皮肤显示晒太阳晒得很健康的样子!”利用你观察的能力分辨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给予诚恳的称赞。很少有人能抵挡这样的称赞。

称赞别人时要避免阿谀奉承,这很容易被识破,并因此被拒绝。我曾经参加一个聚会,公关主管走来加入我们的谈话。她不停地用“英俊、潇洒,有才华”等赞美的话来称赞我的先生。很显然,她也将这些话送给其他的男士。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开端,因为我先生不知接下来要说些什么。很快,谈话流于虚设,她又向其他圈子走去。 言谈中体现出包容的态度 干净的措辞、对人尊敬和包容的态度能让周围的人感觉到被尊重和安全,从而为你赢得对方的尊重。说话是一门艺术,如何通过得体的措辞和诚恳的态度被他人接纳,也是一个需要修炼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