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式领导力12项修炼:领袖兵法》
格式塔心理学经常讲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骑士在夜行中迷路了,那天晚上正好有暴风雪,遍地白茫茫一片,所有的路、周边的山全是白的,他不知道哪里是路。于是,他骑着马,焦急但很无奈地寻找合适的道路。突然,他发现前面远方有一点亮光,心里很高兴,就催马奔着亮光走去。他觉得走了很长的路,终于到了亮光前面,原来是旅馆门口挂着的一个灯笼。于是,他赶紧下马把雪抖落干净,兴奋地敲门。一位侍者开了门。 骑士忙着问:“先生,这是旅馆吧?” 开门的侍者说:“是的,是的。”接着,他问骑士:“您是从哪里过来的呀?” 骑士回答:“我就是从前面这条路走过来的呀。” 侍者当时脸色苍白,目瞪口呆,问:“先生,您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骑士感到很奇怪,说:“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就是从这条路刚刚走过来的,马蹄印还没完全被雪覆盖掉呢。” 侍者说:“先生,您知道吗,您走过的根本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湖,湖的直径是13公里。” 也就是说,骑士是从宽阔的湖面上一路骑马过来的。如果湖面冰薄一点人就掉进去了,连影子恐怕也找不着。湖水很深,冬天里平时根本没有人敢从结冰的湖面上走。 骑士听完,顿时倒在地上,死了。 他被吓死了。 他被自己吓死了。

这个故事的典型意义在于,在许多环境下,人的行为不是在纯粹的客观环境中行动的,而是按照行动者心中自己认为的客观环境中来行动的。如果这位骑士早知道那是一片水很深的湖面,他还敢那么毫无顾忌地走过来吗?这就是做出正确决断的难点所在,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条件下,领导者不可能将所有需要了解的事情全部了解清楚。决断的第二个难点:决策者的选择很多,但是做决策的时间很有限中国不少著名企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少资金,而是因为资金太多;不是缺少好的项目,而是好的项目太多;不是由于宏观环境对企业不利,而是太有利了,到了几乎要什么给什么的地步(要钱,政府指示银行贷款;要空间,政府给了大量的土地等)。结果是,领导者让所有帮助他的人失望了,最后轰然垮台,如托普、科龙等,这些企业领导者面前的机会太多了,选择太多了,但是再多的选择,你一次也只能选一个,而且没有充足的时间。 给你的选择虽然很多,但是时间却有限。 假如给这些决策者以充足的决策时间会如何? 等很多事情都看明白了再决断,那就根本不需要决断了。 我们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这些杂乱的、庞大的、不准确的信息做出判断,结果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这就是选择的多样性和决断时间的有限性所形成的一对矛盾,给你的正确、迅速地决断造成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