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生活就是一种态度:让你的心灵温馨过冬》
求人不如求己 《国际歌》中有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过分依赖别人的人,不会有大的成就。与其一味地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积极地行动起来,创造条件改变自己的命运,要知道自己的命运并不掌握在别人手里。 英国著名评论家海斯利特曾说:“低估自己者,必为别人所低估。”为何认为一定要通过别人才能办得到呢?自己不去尝试就先断定不行,是没有志气的表现。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寻求别人的帮助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别人能帮你一时,可能帮你一世吗?所以不要轻易去求人。我们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低估自己,消极的思想就会埋葬你的潜力,你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也会随之失去。要知道,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一个年轻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撑伞走过。 这人说:“观音菩萨,请求你带我一程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无需我度。” 这人立刻跑出来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该救我了吧?” 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是因为有伞。你被雨淋,是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是伞度我。”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庙里求观音,他在庙里发现观音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而且那个人和观音一模一样。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正是。” 这人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因为求人不如求己。”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求人低三分,不如求自己。一则新闻上说,湖南某研究生在连续被拒绝了十几次后,竟然向用人单位主管下跪。同样是没找到工作的一名新疆研究生,也因为就业压力没找到称心的工作,但他却选择了放低要求,在当地一所足疗康复保健中心做一名足疗工。 为什么不试试那些看起来不相称的工作反而甘愿给人下跪?其实只要把握住机会,任何地方都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屈下膝求人三分怜悯,何不抬起头扬起十分高贵的自我? 21岁的艾莉森在十几岁时发生了一场严重的车祸,险些丧命,她在医院昏迷36小时后奇迹般苏醒,但四肢全部瘫痪。 尽管已经四肢瘫痪,但她不服输的精神却点燃了希望的火焰。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成为哈佛大学首位四肢瘫痪的学生。毕业时,艾莉森还取得了心理学和生物学两个学士学位。 面对这些苦难,艾莉森时常鼓励自己说:“这就是我的生活,我一直感到,不管我所面对的情况如何困难,我都应该坚持下去,自己拯救自己。” 比起艾莉森,那个下跪的湖南研究生会不会汗颜?再大的困境,与其乞求于他人,不如好好利用自身的资源。求人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金钱,动用种种的关系,比起通过自身努力换来成果的滋味,相信你知道哪个成本会更高。只要善于发现,就会有改变命运的一天。一个人能否成功,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并不取决于他人能给予你多大的帮助,重要的是你是否拥有成功的信念,是否拥有敢于打拼的精神。 从大的方面看,国家有难,求助外援,不如国人自救。汶川大地震来袭,华夏儿女为了帮助自己的同胞兄弟重建家园慷慨解囊,为了那些受苦受难的姐妹们无私奉献,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表现出的那种亲情、那种万众一心的凝聚力,让世界为之感动。 灾难降临,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积极面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募捐总计约百亿元,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只希望其他国家的救助,自己人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相信自己没有什么不能做到,如果抱着巨大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去改变现实,你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每一个渴望生活更加美好的人都必须首先是一个能战胜自己、把握自己的人。求人不如求己,这是生活的强者对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