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华尔街如何在旧市中重生:华尔街风云》
18世纪末,交易员和投机者开始在华尔街街角处68号门外的一棵梧桐树下,开始一些非正式的买卖。由于当时的交易量激增,人们不仅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也在交易所外的路边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场外交易。在场外交易的经纪人,可以站在交易所的门口听场内的报价,以获得最新的信息,而不用交纳会员费。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也为了防止经纪人在交易佣金上进行恶性竞争,1792年,纽约的24家股票经纪商将非正式的买卖转化为正式的联盟,订立《梧桐树协议》,建立起经纪人的价格联盟。协议的内容是“股票的交易佣金不得低于0.25%”等。如今这24家经纪商的名单还能被查到,他们是华尔街16号的Leonard Bleecker、Tontine咖啡馆的Hugh Smith等人。现在大家通常认为,1792年《梧桐树协议》的签订是华尔街正式起步的标志。 1817年3月8日,交易者联盟在《梧桐树协议》的基础上草拟出《纽约证券和交易管理处条例》,1863年,纽约证券和交易管理处改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 梧桐树在1865年,死于雷雨天气,但是这个称呼,一直保留下来,如今《经济学人》依然有“梧桐树专栏”,专门讲金融经济。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原因 第26节:第二章 华尔街危机是怎样酿成的(1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93222324890.jpeg)
在华尔街童年期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事件。比如说美国刚刚建国的时候,有大量的银行开始设立,它们需要资金,就通过华尔街开始融资。后来,因为美国地域非常广阔,需要运输一些货物,于是开始开凿运河,而运河的融资也是通过华尔街。美国随后进行了西部大开发,需要修建铁路,很快铁路股票又成为了华尔街上最热门的股票。在这个前100年还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美国的南北战争。南北战争当时是美国的南方和北方一个理念之争,南方是以一批棉花种植主为代表,他们是庄园主,北方是一批新兴的工业资本家。当时关于农奴的废立问题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争论,最后爆发了战争。在这个战争过程中,最开始双方都消耗了大量的财力,陷入了财政的困境。南方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大量地印钞,它造成了非常悲惨的结果,就是引发了非常剧烈的通货膨胀。到了战争的末期,南方的通货膨胀率是 战前的9 000%,而北方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选择了发行战争债券,通过债券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同时让老百姓把爱国的热情转化成了投资机会,到战争后期,北方募集资金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它需要花费军费的速度,客观上对于北方战胜南方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南北战争决定美国是分裂还是统一的这么一个重大事件中,资本市场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一问世,它就开始与美国的经济发生了结合,而且它立刻成为了大规模的运河和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资金渠道,也使得美国这么一个地域辽阔、运输非常不便的新兴国家迅速整合成了一体化的经济实体。 但是这个阶段,华尔街自身的发展,还是处在一个非常原始的阶段,是处在摸索期,完全是一个自我演进的过程。在政府角色完全缺位的情况下,早期美国的资本市场,不可避免地会有无数市场操纵(俗称坐庄)丑闻,《伟大的博弈》前言中说道,“在这段时期,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联邦政府应该在市场监管方面有所作为,而当时的纽约州政府和市政府都深陷在腐败的泥潭当中,大部分官员都很容易被金钱买通。” 华尔街在混乱无度、投机盛行的童年期酝酿着一个很大的变革,它源于从一个无序的市场中寻求变革的内生力量。 1870年,华尔街《商务金融报》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充满阴谋的时代,保密成为了成功的一个条件。……公司的财务报表……它显示了公司收入的来源和数量、每一块钱的用途、财产的收益、运营、供应、建设和维修所花的成本、公司的负债情况以及整体资金的处置情况,所有这些信息都必须精心编造,以供每个季度公布出来。”这段话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当时上市公司缺乏诚信、资本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况,当时的上市公司根本不需要披露信息,即使披露,信息也完全是虚假的,市场因此极度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