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糖酒会,仍是食品行业的盛事。但今天,这一享誉全国的“第一会”已经显得有些苍老。从每年举办的春、秋两届全国糖酒会来看,其组织形式与服务功能已不适应行业的新发展与厂商的新需求,笔者感觉糖酒会就象“闹元宵”一样,参会厂家把展厅布置的五光十色,而经销商则是走马观花,短暂的几天里,令人眼花缭乱的是铺天盖地的招商广告与美女的促销攻势,让人享受的也只是“集体狂欢”而已。那么,给近年来的糖酒会冠以“繁华”还是“浮华”呢,虽然尚没有定论,但是足以反映以下两方面:一,不小比例的参展商未能获得有效的渠道商;二,渠道商对参展商群体素质的评价不够高。2009的成都糖酒会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1、品牌展示胜于销售平台
大企业基本上都有稳定的渠道商,销售形成于日常的营销工作,他们参展的主要目的就在新产品推广、品牌形象巩固。而弱势企业参会的目的无疑就是提升品牌形象,获得合作机会,具体成交还需看以后的营销工作。
2、区域性加强
区域特色或区域优势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主办省市重要的特色,并且这个趋势会日趋加深。
3、国际化色彩加重
金融危机刺激了外国食品品牌加速中国市场的开拓,他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建立与中国渠道商的沟通机制,糖酒会无疑成为他们的首选。同时,他们也给国内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综合以上三点,糖酒会逐渐演化为品牌形象的宣传地,而不是具体的品牌销售实现地。
那么如何突破综合展会的缺陷呢。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持久沟通机制的缺失。也就是说在特定领域类,主办方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很好地与参展商、渠道商进行有效地沟通,仅仅在参会aihuau.com时局限于简单的交易。国内不少如中国调味品协会这样的专业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了此类问题。这些协会不仅长期地与企业的进行合作与沟通,而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努力做好对会员的服务工作。基于这样的前提工作,每年还会举办调味品行业的展览,解决了专业企业参展的盲目性。
食品大类综合展览与细分类专业展览具有各自的优势,不在于取舍,关键在于精确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