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之奋起 草根娱乐,奋起!

 女尊之奋起 草根娱乐,奋起!


  文/郭丽

    2008年底,有一个在北京流浪、自称“北漂一族”的四川人施孟奇,以“不假唱”、“不潜规则”、“不拼设备”向央视春晚叫板,在北京某洗浴中心制作出一台“山寨春晚”。整台晚会从主持人到100多名演员全部来自普通百姓,尽管最终并未能直播,却令“山寨文化”受到空前关注,甚至连官方的新华社都撰文对“山寨春晚”表示肯定。近年来,有一个词备受关注——“草根”,听起来并不好听,却形象地反映出了它所代表的阶层的特征和属性。其官方解释是:始于正沉浸在淘金狂潮的19世纪的美国,当时是在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一说。后来“草根”被引进社会学领域,赋予“基层民众”的内涵。而在备受年青人喜爱的《花样男子》中对于那个出身于平民的女主角杉菜有着这样一个非常恰当的形容——“杂草”。确实,“杂草”所代表的是一种阶层也是一种精神,它来自最底层,平凡普通不起眼却坚

  韧不拔有着不可摧毁的坚强意志。正如同社会总要由主流文化来引领一样,从来我们在屏幕上、报刊上见到的都是精英,他们很优秀可是离我们很遥远。而现在,“草根文化”正在全民娱乐的大环境中冲击着“精英文化”,他们将更多样的创意更多样的娱乐方式融入到娱乐中去,也引起了“精英”们的恐慌。

  选秀,使我们看到了另一片天地

    追溯“草根”的迅猛崛起,恐怕免不了就要谈谈2005年那一场要极其风光的 “超女选秀”。从2005年的夏天开始到今天,以李宇春为代表的超女们仍活跃在舞台上,尽管之前有人说她们红不过3个月。那场选秀比赛被美国媒体描述为“一场中国民众以选总统的热情参与其中的选秀比赛”,而在其后李宇春们的支持者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热情骤退,甚至在他们之后在全中国掀起了一场选秀热。之所以说选秀热是由这些狂热的选秀粉丝们掀起的而不是由各个一窝蜂举办选秀活动的媒体掀起的,是因为在这场以“人头数”为支撑的“选秀运动”中,这些热衷于选秀并且甘为选秀付出选票费的“选民”们才是真正的选秀脊梁。李宇春在超女选秀中一夜成名,很多人都有点蒙。比起那个靠《还珠格格》一夜成名的赵薇,人们对于李宇春有着更强的好奇心和亲近感,毕竟前者我们可以轻易查到是出身自北京电影学院的科班生,而后者在她获奖前实在是不晓得她来自哪里、背景如何,并且实在是没有明星相,无论外貌还是歌喉。

    超女的崛起在2005年就像是一场梦,在之后的几年里,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成为“亚洲英雄”;入选“改革开放30年风云人物评选”;被网友选入“中国最美50人”……每次李宇春登上榜单,总能掀起一阵旋风,而和她同年由超女出道的伙伴们又或者是她的后辈们,同样在娱乐界风生水起。女孩子总会梦想着找到白马王子,男孩子总会梦想着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说到底,人总是有着向上看的心理,谁也不愿意、不甘心在社会底层挣扎。选秀这样一个绝佳的平台使“草根”们看到了“杂草”一夜变为金子的可能,登上这个平台也许他们会少奋斗十年二十年。李咏当年的“梦想中国”有着一句名言:“既然有梦想,干嘛你不来?!”轰轰烈烈的选秀使得有梦想的人找到了向上攀爬的阶梯,使得没有梦想但是也愿意看着身边的同类来个“麻雀变凤凰”的人享受到了感同身受的快乐。选秀,就是这样一股龙卷风,它横扫中国大地,在冲击着传统娱乐制度的同时,也让娱乐从业者们高声惊呼:“娱乐,原来还可以这么做!”

  网络催生“草根娱乐”崛起

    日前,有一部名为《紫川》的网络小说终于在起点文学网上放出了完结版,这着实让很多网络读者大大唏嘘惆怅了一番,因为这部网络小说伴随了很多人走过8年的青春岁月。当网络小说悄然在网络上兴起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读者习惯于每天打开电脑追一章小说的更新的时候,我们发现“草根文化”实际上已经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同于名家巨匠,这些网络作家多出身普通,很多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已经大红大紫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就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网络作家的作品可能不像主流作品或名著那样须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问题(很多网络小说已经拥有了这一优点),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作品题材新颖、想象力丰富、结构严谨、人物鲜活,事实上这已经足够吸引读者了。何况网络在这些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道极为容易跨越的桥梁,让其互动更及时,共欢共乐,共喜共娱。

    网络的精神在于“信任”与“共享”,网络让创作变得很容易,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感受文字的美妙;网络让交流与分享也变得很容易,因为只要一根宽带网络线,作者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听到读者的声音。而网络,既然赋予了你我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声音的机会,给予了发声的权利,那么这种文化的根基则自然良莠不齐、写作水平高低参差、思想颖悟有深有浅、爱好意趣各有不同。于是,有人振臂:“网络使得娱乐化时代到来!”。“草根文化”,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形态的过滤、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精英文化的加工和改造,因此它所呈现的形态也各异,于是就出现了“超女”的火、“德云社”的热、一个“馒头”也能掀起网络的大浪对峙于“无极”。网络催生了草根一代,草根一代又催生了全民娱乐化时代。

    网络的革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草根不仅是“精英文化”的受众,同时也可以是其文化的主体。这种观念的渐变,来自于网络门槛的降低恰如其分地迎合了受众的需要,在这里他们一改过去的边缘身份,做恶搞玩非主流也会有志同道合者分享。他们既是生产内容的主体又是内容传播的对象,这种全新的娱乐体验正是“全民参与”的意义所在。全民参与了,娱乐了,也就有人提出了质疑,无形的网络是不是也有无形的炒作推手?良莠不齐混乱又复杂的网络环境是不是也会蒙了那些还未培养出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孩子们的眼?在“草根文化”崛起的同时“山寨文化”也在走入我们的视线。这两者之间虽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但是不可否认某些草根作品都山寨过,山寨文化的蔓延会不会让创新精神集体迷失?

  无关哲学,在于心态

    2007年,又一部以草根为主角的作品在娱乐界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就是电视剧《士兵突击》,它讲述了一个懦弱草根如何成为一个英雄男子汉的故事。草根无数,而英雄寥寥,消费时代,每一个人都艰难地在社会中求生存,坚持成为了最难做到的事。在对待生活不得不做出妥协的人群中,看一个本质上和他们一样的人坚持、奋斗,是一件多么亲切的事。兰晓龙深晓人性,在今年热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他又塑造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可称得上是人渣,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他们也有亲情、爱情、友情,想生存却不乏壮烈成仁的勇气,传统意义里的小说或者剧本里几乎从未描绘过这样的形象,所以他们看上去非常真实,贴近你我每个人。草根的心态无疑是卑微的,但是草根们追求幸福的勇气和求得认可的自尊心却也不意外地比精英们要强烈得多。

    生存有其法则,游戏有其规则。有人说选秀就是一场天大的骗局,有人指责视频恶搞低俗、粗陋,有人看到了网络那漫天的没有营养的口水仗,有人无奈摇头怎么网上的“黑”就这么多,难道这些人全都没有脑子?草根娱乐,只让人看到了喧哗与躁动。当然既为草根,就意味着这是拥有最广泛人群和不同思想的阶层,草根文化中不可避免地有着其阴暗的一面,做“黑”也好,打口水仗也罢,无非就是《士兵突击》中史班长评价许三多的那句话:“要是你成天被人当成透明人,是不是也得整出点动静来让别人注意到你?”

    “草根娱乐”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新思潮,它本身没有错,那些阴暗的一面只是其中的部分参与者心态产生了误区。是“娱乐”大众,还是“愚乐”大众?这,其实很重要。娱乐就是使人身心放松、精神愉悦,这种娱乐不在于求深求精,也无须使“草根娱乐”智如哲学严谨如逻辑学。但是莫要让利益和私心主宰了头脑,蒙蔽了心灵,这就丧失了娱乐的本质。草根娱乐也并非只有晦暗的一面,它为传统娱乐又开辟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的娱乐模式,就从这一点上而言,这也是个创新进步而非倒退,更何况在视频恶搞、网络小说、娱乐电视节目中,我们还看到了更多让人激动不已的好创意好想法。“草根”和“山寨”还是不一样的,前者包含了后者的部分内容,因为后者还包含有盗版侵权的部分嫌疑,草根娱乐只是一种大众的、亲民的、个性化的娱乐方式。新闻出版署说:“山寨文化创作的东西,如果是有价值的、好的东西,也应该纳入保护的范围之内。”那么草根文化中有价值的、好的东西是不是更应该如此?“草根娱乐”,你不用去估量他的价值到底几何?它的生存空间有多大?因为大浪淘沙,如果真是金子,就一定遮掩不住它的光芒;如果它本身是一堆废料,那么它的生命力自不会长久。公道自在人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838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我喜欢的100位女明星之殷桃 我喜欢的小狗100个字

2013-11-30 13:29:44|分类: 时尚丽人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转载自疆仔伢《我喜欢的100位女明星之殷桃》我喜欢的100位女明星之【殷桃】殷桃简介殷桃,200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演

越女印象之张宇峰 越女张宇峰视频

越女印象之张宇峰戏曲频道播出的《越女争锋》第二季龙凤配决赛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着,虽然在网络上已经观看过也早已知道了比赛的结果,但是面对这些青春靓丽、群芳斗艳的越女们还是忍不住要看一下,就像同样关注《越女争锋》的河南省豫

声明:《女尊之奋起 草根娱乐,奋起!》为网友劳资素个好菇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