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总动员 《金融业反思与复兴》全球救市总动员•第三章(第三节8)



有关“重调整、重民生”措施的设想

制约中国消费的重要因素是生存压力。在我国孝道文化传统中,为子女存钱贯穿人的一生,此所谓“老吾老,幼吾幼”,孩子和老人属于每个家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难以“及他老,及他幼”,家庭经济状况决定着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为了确保孩子和老人的生活质量,存钱成为了一种习惯。“子不教,父之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子女培养和教育是头等大事,在广大农村也有“再穷不能穷孩子”的说法,这是所有父母必须优先保障的。正因为父母往往倾其所有培养孩子读书,所以一些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毕业便失业所产生的社会冲击会非常大。反过来,父母出于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又会继续为其储蓄。待孩子成家立业后,父母又为了减轻孩子负担,为自己存钱防老。实际上,在中国,因病致贫的现象并不鲜见,甚至一些中产阶级(也就是高薪族)也会因为生病、失业而导致生活困难。在缺乏医疗保障的情况下,居安思危的意识使得我国居民存钱防病、存钱防一切意外,这是人之常情。

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经济大国(按调整后的2007年数据,已经排在第三位),有实力为民生做出巨大努力。当务之急则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下大力气,加大投入,致力于改善居民生存现状,彻底扭转居民恐惧心理,让他们敢于消费、乐于消费。鉴于“孩子是一切”的普遍心理,当下不妨从孩子的事情抓起,致力于建立“儿童工程”,让所有的孩子都属于“国家”,无论孩子出生在何处,都不会因为他的家庭状况而影响其最基本的生存和受教育。为此,我国可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政策,确保所有儿童都一样拥有最基本的卫生医疗保障和受教育保障。也就是说,让所有儿童享受平等的起跑线,免费读书,免费看病,免费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

 赛车总动员 《金融业反思与复兴》全球救市总动员•第三章(第三节8)
与机场、高铁仅服务于高收入阶层相比,“儿童工程”是一件惠及所有家庭、深得民心之举,必然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若“儿童工程”得以落实,不仅可以大大消除父母的消费顾虑,而且可以极大增强人民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即便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遭遇挫折,也不会出现过激行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施“儿童工程”,可以解开束缚居民消费的桎梏,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最终转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8386.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赛车总动员 《金融业反思与复兴》全球救市总动员•第三章(第三节8)》为网友雲外圊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