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二中斜对面,一位下岗工人在自己的店铺招牌上赫然写着学生优惠的字样,在会宁,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双节来临,即将毕业的611万应届大学生,却还有许多人尚未找到工作。 于是,连那么幽默的崔永元都开始在节目里并不幽默地教育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却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在清华大学98周年校庆的EMBA论坛上,平素相当幽默的姚,认真地说:一名家长,辛辛苦苦把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上大学上,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大学生们铺下身子、有活儿就干、不挑不拣? 姚景源指出,在当前80%农民工基本返岗的情况下,最让人担忧的恰恰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他看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在于我国目前的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无法为大学生们提供足够多的合适岗位。 但说归说,现实是,到西部去仍成了当下大学生就业的一道新风景。 那么,西部能为这些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哪些机会?它们是否会对突然而来的丰盛人才大餐“消化不良”? 西北高考状元县会宁的调查也许能提供一个视角。
高考状元县的无奈
黄杰 王永强
4月28日傍晚19点30分,饭桌上的赵洪涛如坐针毡。
许是微微饮过一小杯啤酒的关系,赵洪涛面色通红,不时用纸巾擦拭脸庞,心神不定:“有2000多个孩子在教室里等我,对不起,我不放心他们,我要去看看,失陪了。” 说完,这位41岁的会宁汉子站起身来,微微抱拳一拱,大步离去。 “他放心不下那些孩子们。学校高三年级有29个班,差不多每班都有80名学生,赵老师是这些孩子最亲近、也最尊敬的长者之一。”一旁的会宁二中办公室主任魏振华提示说。 赵洪涛是会宁二中副校长。他现在最大的梦想是帮助尽可能多的会宁子弟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这与两年前完全不同,那时,他最想的是自己尽快走出去。
虹吸:留人之难
正是干旱与贫瘠的双重“镣铐”,让考大学成为会宁人最大的心愿与动力。但留住优秀的高中师资,则任务艰巨,这在客观上为吸引外来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条件。
仍感春寒的会宁,风大、尘多、绿色少。 尽管“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亦为当年红军会师胜地,但“去冬至今春,只下过一场中雪,一场小雨,干涸的祖厉河流淌着半米宽的咸水,而全县人赖以生存的‘引黄(河)济会’工程因年久失修,早已不堪重负。”会宁县委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说,历史上的会宁从来如此,虽为甘肃省农业大县,却没有一年的庄稼收成不需要看老天脸色。 正是干旱与贫瘠的双重“镣铐”,让考大学成为会宁人最大的心愿与动力。 作为甘肃省以至西北地区远近闻名的“高考状元县”,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自恢复高考至2006年,会宁已累计向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了4万名毕业生,被称作“百千万”现象:近200人获得博士学位,1000多人获硕士学位,10000多人获学士学位。2000年起,这里每年都会走出2000名以上的高校学子。 “你们会宁是状元县,我的秘书也是会宁人。”2004年全国两会上,早年曾在甘肃工作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会宁代表说。 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会宁人引以为傲的优秀高中老师,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2007年夏秋之交,赵洪涛形单影只来到兰州,进入了甘肃省任何一个中学教师都梦寐以求的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担纲高三年级语文教学。 “现在非常后悔当初走出去的这一步,这一步让我看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领略了高级别教学环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程度。”谈及两年前的这段往事,赵洪涛的心情很复杂。 但仅仅一周后,赵洪涛又不得不心有不甘地离开了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确有些不甘心。那所学校可以直接为我无偿提供一套价值40多万元的安置房,还许诺以后解决我爱人的工作;而兰州的生活条件,又能是干旱贫瘠的会宁可以比拟?”赵洪涛似乎在问自己,他下意识低低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当然,赵洪涛确实有享受这一切的实力:甘肃省语文教师讲学第一名,甘肃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之一,省级学科带头人,会宁二中最年轻的副校长。但这些光环放在会宁,却无法为赵洪涛提供足够的物质财富。 “早在2007年之前,广东惠州、辽宁大连等地一些很知名的学校也伸出了橄榄枝,月薪近万元的收入非常诱惑。”而在会宁,赵洪涛与同为特级教师的爱人拥有更多的,只是学子与家长的无限爱戴。 “除了钱,我们可以为你提供你想要的一切东西。”会宁二中校长张神明是力阻赵洪涛跳槽的核心力量。 用情至深时刻,张神明说:“你赵洪涛作为会宁人,你一个人走了不要紧,你的爱人也会走,这将形成示范效应,更多的优秀教师也会走;大家都走了,你愿意看到5年、10年、20年之后,你的家乡那些终日在土里刨饭吃的乡亲们仍然在土里刨食吗?” 赵洪涛的泪水瞬间夺眶。 拗起劲来的张神明却不依不饶:“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刘校长对你好,可以给你票子、房子,这些我给不了,可我们之间多少年的交情难道不抵你与刘校长三天半的交情?”说完这些,张神明觉得还不够,他要彻底堵死会宁籍优秀师资流失的可能,他近乎于咆哮了起来:“别人给了你钱,还有宽宅大院,可谁给了你生命!”这是一场声泪俱下的角力。在情感和理智的较量中,赵洪涛最终选择了回归。 但在会宁,赵洪涛并非第一位出走的特级教师。1999年,会宁二中原校长白凤岐挂冠而去,带领3名以上高级别优秀教师转投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附属中学;此后不久,会宁一中副校长吴建烈退休后到兰州参与社会力量办学,树立了甘肃省民办教育界赫赫有名的兰州成功学校…… 张神明本人,又何尝不是在竭力抵御着诸多外来诱惑? 作为特级化学教师,张神明就任校长之后,会宁二中的高考升学率迅速上升,在2005年引入了联想控股为贫困学子设立助学金、探索出“联想班”模式后,会宁二中直接与会宁一中及其类似的“宏志班”掰起了腕子。每年高考,两校都会为甘肃省的文理状元及考入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的学生人数明争暗比。 县委组织部开始找张神明谈话,问他是否愿意出任会宁县副县长。有一款旧式诺基亚手机却一直不会发短信、到过一些地方却从未坐过飞机的张神明,最终选择了留守。每天早自习、晚自习,在学校里看着孩子们读书,他心里觉得安稳。
反哺:引人之惑
近年考出来的会宁籍大学生很少愿意返回老家就业,但即便他们想回去,机会其实也不多:在当地有限的具备吸引力的行业中,定向分配时期返回会宁工作的大学生尚未退休;国家倡导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则分了会宁籍学生的“一杯羹”。
2008年8月中旬,北京奥运会正如火如荼,会宁二中毕业生典礼上,却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相比于曹之江一行的备受关注,几乎很少有人注意到柴双勇和董亚宁。但事实上,两者的目标高度重合。 67岁的曹之江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他此行除了参加会宁二中首届“联想班”的毕业生典礼外,更重要的任务是与“联想班”的孩子们座谈,为他们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提供思想指导、开阔视野。 柴双勇和董亚宁则都是会宁二中的毕业生。其中,柴双勇2007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被保送至中科院,继续攻读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硕士学位。他和董亚宁希望能在毕业典礼上,号召刚毕业的师弟师妹们留下自己的教材、听课笔记,无偿提供给更多更需要这些的会宁高中生使用。 “我在学校的学生会里担任宣传部长。我个人觉得,能够在母校发起这项活动,不仅能够帮助更多的师弟师妹,也是我们走出来的学子反哺会宁的义务。”2010年毕业的柴双勇表示,毕业之后,自己并不会回会宁发展,毕竟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才更能提供与自己所学相关的合适岗位和发展空间,何况家里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不再回来。这样,帮母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寄钱给家中的父母,是走出来的会宁人反哺会宁的主要方式。 “我们班共68人,2003年考出会宁的有35人,2007年毕业时,回会宁工作的只有四五人。大家回去,则不是当老师,就是做公务员。”柴双勇表示,会宁当地几乎没什么企业,老师和公务员是当地待遇最好的两大群体。 2007年甘肃省高考状元、现就读清华大学的会宁二中学生马泽强对独特的会宁教学方式评价称:“许多地方的老师站在学生后面,会看看学生身后有着一个什么样的家长;但会宁老师站在学生身后,只会看学生在怎样做题。”马泽强说,会宁的教育方式决定了从这里离开的每一个学子都首先会学会感恩。 在会宁县四大班子走访一圈,很难听到异乡口音。前述会宁县委人士介绍,除了少数高级领导外,会宁县所有机关、机构以及教科文卫等组织中,90%甚至更高比例的人员都是会宁籍,而安置如此高比例本土人员的初衷之一,正是尽最大限度消化会宁籍大学生,让诸多人才尤其是教育人才回馈家乡,扎根家乡,服务家乡。 但2000年之后,伴随会宁籍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当地对无法正常就业的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才的安置能力已大不如前。“正常人员更迭的年限是25~30年,高考制度1977年恢复,绝大多数2000年之前进入本县工作的本土人士根本就无法达到退休年限。”这位官员说,对于本土人才的消化,会宁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2001年起,县上规定,对于外地未能就业、国家统招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本地只能是尽最大能力安排。 然而,2006年起,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开始实施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却在无形中打乱了会宁的“既定战略”:毕竟,无论给本地生源,还是外地生源,“粥碗”只有那么多。 白银市某机关工作的小王来自于华南地区。他响应“服务西部计划”来到白银市工作。私下里,他向记者坦言,正是看中了到西部就业、可以直接进入事业单位编制的“好处”,另一方面,才是计划到西部锤炼自己、以备他日之需。 白银是甘肃省的地级市、会宁县的上级主管市。 白银市市长吴仰东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国家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的导向本身不存在问题,但没有具体化、细节化、明晰化。比如,号召那么多大学生去西部做什么?是创业吗?如果是这样,给别人提供了什么样的创业发展环境?如果是就业,西部需要这么多的人才吗?能提供这么多的岗位吗?能否长久就业? 具体到白银市和会宁县,吴仰东坦承,2007年以来,当地已经开始致力于调整教育结构,鼓励部分人才向职业教育方向转变,借此来改变人们的求学与就业预期。 “这样一来,也可以减轻西部地区或本地区对本科及以上高端人才的承接压力,使人得其才,才得其用。”吴仰东透露,白银市正在酝酿全市全民创业计划,为鼓励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有针对性向接收大学生的民营企业发放每人200元左右的用人补贴,以刺激企业加大招工力度,间接撬动大学生务工热情。此外,对于大学生直接参与创业也将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多层次、全方位推动社会就业。 而在会宁,针对大学生日益就业难的窘境,从2007年开始,当地已经组建了职业高中与机电职业学校和电子职业学校等分流机构。但这些旨在促进直接就业、减缓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机制,并没有受到当地学子追捧,相反,一年考不上复读又一年,两年考不上再复读一年的情况却日益加剧。 每年2000人的高考录取生曾经是会宁的骄傲,如今却多了些焦虑的味道。 “2008年毕业的国家统招本科生,未能在外地完成就业的学生,今年仍然没有就业。”会宁县县长贾汝昌不愿过多提及大学生的毕业分配问题,他清楚2009年夏季过后,又将有数百名会宁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将踏入社会。金融危机席卷之下,大学生在外地择工的机会少了,本地能为其提供的岗位同样不多。
赤字:发展之忧
2008年,会宁县本级财政收入2880万元,教育投入3.46亿元,教育投入是县本级财政收入的12倍多。过于倾斜于教育投入,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会宁县发展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能力。
张神明对自己30年如一日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予以了崇高定义:即便这些学生毕业后无法跻身白领,他们获得高学历教育之后,将来从事蓝领、灰领乃至返乡务农,也将拥有更高质量的接受与认识能力。“这是我30年来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我们减少了文盲,推进了整个贫苦地区的发展与改善。”张神明语重心长。 这是张神明行事的最高准则。为了给会宁二中留住更多师资力量,张在老师们面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在沙漠上种活一棵树,与在水源地种活一棵树,哪一种作 为的贡献更大?” 这也是张神明面对会宁教师待遇时的无奈与执著。但他也许很难理解,长期以来偏重于教育投资的会宁发展模式,也许正在慢慢陷入怪圈。 “会宁每年都有5000名以上高三毕业生或复读生,仅高三年级就有200多名教师奋斗在工作一线。”会宁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组长柴成旺坦承,会宁人对于考大学有着无法释怀的感情。 早在2004年春,《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曾深入会宁县甘沟乡一户张姓农民家庭。这个五口之家,除了10余亩山地与一头老黄牛外,只有三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和一头刚刚出生的小牛犊。 农户知道自己姓张,但不会写。而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就读于清华大学、2004年夏季将毕业,老二就读于兰州大学,而老三2004年夏天适逢高考。 看到记者来,忧心忡忡的老夫妻俩把老三喊了过来,抚摸一番,父亲开口说:“三儿啊,爸爸对不起你,今年你只能考军校了,据说那里入学不要钱,如果考了别的学校,你大哥夏天才能毕业,他需要等明年才有能力挣钱供你上学。”老三很懂事地点头说:“嗯,我只报军校,别的啥志愿都不填。” 其时,陪同记者采访的会宁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张喜强尴尬万分。“像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户,我们可能会资助一两千元,但这些钱根本不够三个孩子同时上学。”张喜强说,会宁在育人道路上,始终在按照百年树木的标准推进,他说:“财力所限,不能指望每一棵树苗都长成参天大树,但我们要尽力保证它别长歪了。” 回溯1977年至2006年,会宁县财政总支出为201934万元,而县本级财政总收入仅为17754万元。同期,全县教育总支出75654万元,是县本级财政总收入的4.26 倍,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36%以上。2008年,会宁县本级财政收入2880万元,教育投入3.46亿元,教育投入是县本级财政收入的12倍多。 不用说,会宁赤字之外的财政支出,基本都来自于上级政府及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然而,当这部分资金大多数用于教育投资之后,因为考出去的会宁大学生绝大多数不再返回本地发展,相当于这部分资金经过会宁流转了一下,又重新离开了会宁。 这让人感情上似乎很难接受,但在优势资源大多集中于大型、超大型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下,缺乏资源、缺乏造血能力的会宁等中小城市,既然无法探寻出本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就无法提高财政收入,进而无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引优秀人才。 “会宁的残酷生态环境决定了当地人唯有通过教育走出大山,而国家、省市政府对会宁教育的巨大投入也满足了当地最基本、最基层的教学需求。”吴仰东说,会宁教育投入大,与当地财政收入盘子小密不可分。相互对比,如果将会宁的教育投入放置在白银区等财政大县,教育所占财政支出比例就会显著下降。 吴仰东同时指出,诸多大学生对会宁、白银的家乡反哺力度正在逐年加大,自己非常欣喜于会宁学子功成名就、不忘家乡的淳朴厚道。 确实,会宁县的房价并不便宜。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会宁县城每一栋新建楼房中,最少有一套是会宁籍大学生就业后,为改善父母亲生活质量而为家长购买的。显然,这样的财力是那些直接进入工厂的职校毕业生无法具备的。 而这样的示范效应进一步促使当地的父母希望孩子考出去,会宁有限的财政资源进一步外流。 《中国经营报》记者乘车离开会宁时,车老板王先生忧虑地说,上职业学校直接就业只能改变某个学生的人生轨迹,但在会宁,更多的学生希望能够读得名校,进而凭借好的就业,来改善甚至改变整个家庭的生活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