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建筑质量 高标准低效力



  采访·撰文/蒋毅坤    张思

  “地震之后建筑质量有何变化?”2009年4月,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副总裁严涛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陷入了沉思。“最明显的是,‘5·12’前,开发商会硬性要求我们降低设计标准,但是地震后,他们自己底气也不足了,往往会和我们商量‘这个地方标准是不是适当降一下’。”严涛面对这个行业“潜规则”却感到无奈和乏力,“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却是建筑设计师们期待已久的。”

  据地震专家对国内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在重灾区都江堰,许多市民辛苦多年攒钱买的房子在地震中化为乌有。在本刊记者为“地震一周年”奔赴灾区的采访中,“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攒出一个首付来”这样的声音仍然随处可闻。

  记者看到,都江堰的万人安置社区内秩序井然。年近古稀的吴老汉已经逐渐适应了板房社区的生活,但他说现在最渴望的还是拥有自己的家,本来儿女们在三年前买了房子孝顺自己,但地震后房子成了危房。“再买房子一定要结实,铁实不能再买砖混的。”如果不是这场地震,或许吴老汉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砖混”这个建筑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而现在几乎所有都江堰人,甚至是四川人都知道在地震中并不是所有房屋都会顷刻倒塌,这与房屋结构和施工质量有关。

  “地震刚刚发生之后,每天能接到几十个咨询房屋抗震性能的电话,现在?基本上一个也接不到了。”大家对于地震的忘却速度让北京的验房师杨连明感慨不已。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建筑质量 高标准低效力
  “5·12”一年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地震中消逝的8万生命带来的阴影也“随风而逝”,在成本与质量的较量中,后者并未占得太多上风。

  升与降:标准提高质量未高

  据悉,“5·12”地震之后,许多建筑设计师先后奔赴四川灾区考察,并在建筑、地产行业开展了一次次关于房屋抗震标准的大范围讨论。然而,时至今日,业界内外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却逐渐冷却。

  严涛认为,讨论其实没有产生最后的结论,但他却相信,“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地震中根本不会出现这么大的损失和伤亡。”

  2008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最新修订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对四川、陕西、甘肃3省70个城镇进行抗震烈度和地震加速度值两方面的标准调整。

  “关键并不在于标准的高低,而在于多大程度上被执行。”出生在四川的严涛,一语道破目前国内建筑质量隐患的成因。

  地震后,五合国际接到的一个小单更让他感慨不已。这个客户是GTZ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受德国联邦政府委托,在广元援建一所在地震中被摧毁的学校——南鹰小学。规划中,这是一栋五层的楼房,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在国内,设计这样一个小项目,丙级设计事务所就完全可以胜任。让严涛惊讶的是,德国客户竟然找到了自己这个甲级设计事务所,并对抗震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德国人的认真劲让严涛佩服,而国内对于建筑设计抗震规范执行的马虎程度让他大摇其头。“民用建筑像住宅还要好一点,老百姓住在里面,自己会关心这个问题,公建的问题更大。”严涛说。

  “好几年前,国家就曾经有过规定,要求中小学校的抗震标准要比普通建筑高一个级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说。实际上,在“5·12”地震中,最先倒塌的就是学校、厂房这些抗震烈度应该较高的公用建筑。

  严涛说,“我们的抗震规范不是没有进步,而是一直在进步。”目前,我们需要的进步是有了标准以后,能够严格执行,而不是一味地提高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一个入门级的规范,是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其实我们是希望开发商在开发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标准进行建设,这样做也可以成为他们往外卖房子时宣传的一个亮点。”童悦仲说。

  但实际上,开发商并没有主动提高抗震标准的动力。“地震两三个月后,在成都确实有楼盘提高了抗震标准,并且用这个作为卖点做宣传,但是消费者兴趣不大,所以不久开放商就放弃了这样做。”龙湖地产成都销售总监杨虎告诉记者,“提高了抗震标准以后,整个建筑墙加厚了,柱子粗了,但是使用面积下降了,消费者对此当然不满意。”

  严涛告诉记者,抗震烈度每提高1度,建筑成本就至少上升10%,一方面是成本的升高,而另一方面是房屋实用性降低造成市场反应冷淡,开发商对于提高抗震标准当然不感兴趣。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抗震标准似乎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进与退:“动态平衡”很危险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道无解的数学题。据记者了解,现在主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存在着提高抗震标准就会导致使用面积变小的问题,但是钢结构建筑则不会如此。“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更好,也不会导致使用面积变小和不美观的问题,但是建筑成本要比钢筋混凝土建筑高20%以上。”严涛说。

  不仅如此,钢结构建筑对于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更高。据了解,钢结构建筑目前在国内只有几家甲级建筑设计事务所可以设计,而施工方面也只有几家有一级资质的单位可以实施,甚至连符合钢结构建筑要求的建筑用钢材都很少。

  高昂的成本和更高的技术要求让普通开发商对钢结构建筑望而却步。开发商对于建筑抗震标准的执行也就仅限于按标准执行而已。

  实际情况可能更糟糕。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有的开发商就不断硬性要求建筑师降低设计标准,尽量把钢筋做少一点,柱子做小一点,这样来节省成本。”严涛告诉记者。

  而在设计完成之后,开发商往往还会要求一些业内专家和施工单位对设计图进行“论证”。大家讨论哪里还可以减少一点钢筋,哪里的墙还能薄一点,尽量减少建设施工的成本。

  与急于压缩成本的开发商相比,建筑师就要保守得多。“地震对于开发商来说,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就算几十年后遇到了地震,房子垮了,能不能找得到开发商还不一定。但是对于建筑师来说,现在大家都是注册建筑师,不管多少年,只要你设计的建筑出了问题肯定会找到你,追究你的刑事责任。”严涛说。

  一方面是开发商压低成本,另一方面是建筑师害怕将来建筑出了问题自己遭池鱼之殃。久而久之,竟形成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建筑师害怕开发商偷工减料得太厉害连累自己,在设计过程中就会预估开发商会偷工减料的量,适当加码;而开发商怀疑建筑师设计时成本做得太高,不断论证,不断削减成本,两者竟形成了一种危险的“动态平衡”关系。

  实际上,北京地区建筑安装成本每平方米在1500元左右,而普通二三线城市的建筑安装成本仅750元每平方米左右。这与动辄数千上万的房价相比,这部分成本并不算高,但却与房屋质量息息相关。是什么使得开发商冒险缩减这部分成本呢?

  生与死:一切问题归于成本

  目前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承受着国家宏观调控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双重压力,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尝到了从未有过的苦头。整个房地产行业,包括其上下游的产业都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萧条。

  今年一季度,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下降,完成投资额220.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2%,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55.7%降为41.6%。同时,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下降,竣工面积增幅放缓。作为资金密集行业的房地产业面临着资金危机,不少公司通过裁员、卖地压缩成本,压缩建筑成本也就成为其采用的手段之一。

  “前一阵子,比我们大三四倍的一家建筑分包商刚刚倒闭了,就是因为接不到工程,又拿不到银行贷款。”一名有近20年从业经验的施工工程师告诉记者,“所以我们现在也是把成本一压再压。”

  “其实,施工质量问题说到最后是成本问题。”这位曾服务于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南通二建的工程师说,开发商在寻找施工单位的时候就采用了招标制度,也就意味着谁的报价低谁就容易接到工程。“为了压缩成本,招的人都是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工,他们根本不会按照工艺流程来操作,这就是为什么质量问题这么多的原因。另外,工程监理基本上全是自己人,不会对工程质量指手划脚。这样的事情我见得太多了。”他感慨地说。

  “想要压低成本,要不就开发新技术、新材料,要不就是偷工减料。”这位工程师说出了他对于降低成本的认识。而实际上,由于缺乏资金,开发商的研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目前我们的研发主要是收集客户喜好,然后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共性的部分,再在我们的楼盘中推广实施。”金地集团技术管理部总经理王强告诉记者。而在两年前,以万科、金地为代表的企业正在研究产业化的课题。当时为了发展产业化,他们还忙着派技术人员专门前往欧美、日本等国考察。但随着经济危机的临近,金地已经把成本较高的技术研究转向了成本不高的消费习惯分析。“产业化的研发是需要国家的力量来推动的,靠一两个企业根本做不起来。你去看看其他几个当时牵头的房地产商,看他们现在还会提产业化研发的事吗?”王强的回答很无奈。

  为什么地产行业上下游整个产业链都在压缩成本?作为原本的暴利行业,房地产业的利润哪里去了?

  “当前我国房价有五大交易成本,具体包括建筑成本、房企管理成本、土地成本、各类税费和企业利润。我国房价高低,和后三大成本直接相关。”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说。

  据了解,我国自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普遍税收不足,土地出让收入等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重要来源。一些地方热衷于“土地财政”,无形中推动了地价飞涨。“房地产企业将这一高昂成本转嫁至房价,土地成本的不断上涨,又推动了房价上涨。”许家印说。

  在北京,房地产行业中人将拿地称之为“磕地”。土地不是通过招拍挂“拿”到手的,而是在一个个职能部门“磕”出来的。这也就意味着拿地不仅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都走遍,还需要十足的耐心。房地产企业花费在拿地上的隐性成本就更无法计算了。

  实际上,地产行业并没有漠视地震。2008年7月25日,中城联盟抗震建筑与灾后重建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此行的团员有中城联盟现任轮值主席孟刚、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益达董事长夏刚、金大地董事长陈淮军等人,他们在日本期间就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日本的抗震建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将日本的抗震经验编译成书出版。

  在房地产景气时期,房地产企业降低抗震标准是为了获取超额的利润,而现在,地产企业降低抗震标准或许是为了活下去。在房地产景气时期,房地产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房价对冲土地涨价带来的影响,但当地产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土地高昂的成本不得不开始在房企内部消化,不仅开始挤压利润,更开始挤压研发成本,甚至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8780.html

更多阅读

高不成低不就的时候你需要明白些什么? 人什么时候最明白

高不成低不就的时候你需要明白些什么?——简介 世界上莫大的悲催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里,高不成低不就就连喘上一口气也很艰难,不经感叹生活不容易,生活里面少不了会有一些抱怨和消极,为了摆脱现状,我们必须有所觉悟,没有

巧用游戏练习篮球高、低运球

巧用游戏练习篮球高、低运球在篮球的练习或比赛过程中,高、低运球是为了有效的控制住球,进行对球的保护、摆脱或进攻的有效手段,但从学生的学习和运用来看,存在以下错误动作:1、高运球变低运球时,出现动作脱节。2、低运球时,重心太高。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怎么办?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

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由三酯超过1.70mmol/L,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而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可有四种结果: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声明:《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建筑质量 高标准低效力》为网友哥依旧颓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