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汶川地震整整过去了一周年。一年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和太多的变化,对于大多数远离震灾的人们来说,那一天里的记忆已经逐渐淡忘。
与一年前的地震相比,应对金融危机和不断下滑的企业业绩似乎更加紧迫。4月下旬的几天里,各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的年度财务报告被巨额亏损的阴影笼罩着。在2008年遭受重创的行业巨头们的年报也很难看。“亏损,亏损,还是亏损!”一位财经媒体记者在文章开头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中国的四家航空公司2008年总计亏损近3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航空公司的近三分之二;三家乳业巨头的总亏损额将超过15亿元人民币;生产液晶面板的京东方和上广电同时陷入巨亏。如果再加上那些在金融风暴中苦苦挣扎的欧美和日本企业,巨亏的名单会变得很长。 面对年报中巨额的亏损,面对仍在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面对不确定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市场环境,现实的商业利益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百年不遇的地震灾害,离人们真的有些遥远。 在生存危机中挣扎的地产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一直在与抗震烈度的建筑标准博弈,而博弈的原因只有一个:成本压力。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负责人对一年来建筑质量的变化感到无奈和乏力:抗震烈度每提高1度,建筑成本就至少上升10%。一方面是成本升高,另一方面是房屋实用性降低所带来的市场冷遇,地产开发商们对提高房屋的抗震标准并不感兴趣。于是围绕着抗震标准,建筑设计公司与地产开发商展开了一场场博弈。建筑设计师担心开发商偷工减料,设计时就适当提高标准,留出对方“砍价”的余地;而迫于成本压力的地产开发商们则一次次地要求设计方降低标准。在这种危险的“动态平衡”中,抗震标准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地震后房屋的建筑质量很难有明显的改进。按照建筑设计公司的说法,汶川地震带给地产行业的改变也仅仅表现在:开发商底气不足了。“5.12之前,开发商会硬性要求我们降低设计标准,现在会和我们商量。” 每一次灾难过后,推动构建巨灾保险体系的呼声都会很强烈,但每一次都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巨灾保险推动进展缓慢的背后,仍是商业利益的博弈。据说5.12地震前,某保险公司曾经在都江堰销售保险产品时附送了地震险,但之后500多万元的赔付让保险公司不堪重负,该业务随后便被束之高阁,再无出头之日。巨灾险的赔付额度是巨大的,一家保险公司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风险。市场有庞大的需求,但保险公司无法提供产品和服务。钱该由谁来出?相关法律如何完善、落实?地震过去一年后,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着举步维艰的巨灾保险和陷入两难境地的保险行业。参照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在地震两年后建立起巨灾保险体系的推进速度,我们应该还有一年的时间。策划本期封面报道时,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发现地震一周年间商业环境、相关行业、企业的进步与变化。但深入采访的结果却很难支撑预先的期望与假设。在采访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行业与企业的点滴改变,但这样的变化离明显的进步还有很大的距离。 地震之后,温家宝总理多次引用恩格斯的那句名言,“一个民族在经历一场巨大的灾难总是由民族的进步来补偿。”但是一年来我们在商业上的进步显然还不够。 制作这样一期报道,不是一次“为了忘却的纪念”,而是“为了进步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