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晶电视机的出现,宣告了“传统电视机”(显像管电视机)时代渐将成为过去。 比较起来,液晶电视机确有许多优越之处,比如色调的柔和、艳丽,比如一台29英寸的传统电视机,一个人很难搬得动,而一台37英寸的液晶电视机,则无需花多大力气就能搬起来;还比如,大开面的液晶电视机的屏幕可以达到60、70英寸之大,像家庭影院似的,很有些气派,而传统电视机似乎很难造出这种大规格的尺寸来;再比如,由于液晶电视机的构造比较简单,生产过程中不仅节省了许多材料,且在使用时耗电量也要比同尺寸的传统电视机省得多,确也符合环保。正由于此,液晶电视机作为一种时髦、时尚,首先进入年轻人的家庭,成为他们享受生活的一种全新方式,加之相对昂贵的价格,也往往成为他们显示财力和炫耀的一种资本。 由于液晶电视机通常是一种宽屏,要比传统电视机的标准屏宽许多,因此看液晶电视如同看宽银幕电影一般惬意,用年轻人的话说:爽。可是,问题偏偏出在这里,电视台发出的信号,都以传统电视机标准屏为信号模式的,而这样的信号到了液晶电视机上,就出现了图像变形和失真——人家明明是身材苗条的娇娆少女,到了液晶电视里,就变成了一个矮胖女子,失去了清秀和靓丽;人家明明是帅气十足的英俊小伙子,到了液晶电视里,则变成了帅气尽失的矮胖男人。仿佛,这个世界又回到了盛唐时期,人人变得富贵相十足。当然,如果是中等身材的男子,到了液晶电视里(全身图像),便活像武大郎招摇街市,幽默得可以。 如果说这种变形与失真,多少有一点示范作用的话,那倒是的确的。比如说,那些以瘦为美的年轻女孩,明明已经皮包骨头了,甚至已经严重损害到身体健康程度了,却还在那里坚持这个不吃那个拒食,以至双手一伸,俨然成了一对“凤爪”,如果她们看到液晶电视里年轻的女节目主持人一个个丰满有余、颇多女人味,或许会忽然醒悟过来——原来,丰满也很美啊,从而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比如,那些常常或者偶尔在电视里亮相的官员,在液晶电视里看到自己或大腹便便、满肚脂膏,或脸如盈月、胖得不成样子,或许会顿时害怕起来——啊,怎么胖成这般模样了,血脂、胆固醇一定高了吧,脂肪肝、糖尿病会不会有啊?于是有了顿悟:看来,不能再这样毫无节制地四处应酬、以公款吃喝玩乐下去了,不能继续贪得无厌了,从而有所节制和收敛。如果液晶电视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那就谢天谢地了,因为多多少少救了一些人。 话得说回来,这种变形与失真毕竟是一种缺憾。那么,造成这种窘境的又是谁呢?似乎谁也怪不到。你想啊,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商推出更先进、更环保、更符合现代潮流的液晶电视机,何罪之有?没有嘛。而电视台发送标准信号,在使用传统电视机仍然占有相当比重的情况下,首先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不是也没有错啊?谁也没有过失,谁也没有责任,缺憾只能继续下去。问题是,液晶电视机是未来电视业发展的必然,社会拥有量也将会越来越大,电视台发送的信号不能不顾及这一点;另一方面,只要有线电视还没有普及到所有角落,传统电视机也不会消失,电视台又不能轻易停发传统模式的信号。这就是矛盾。 从市场多种品牌液晶电视机看,国内已经有多家电视机生产厂家在生产液晶电视机。在液晶电视机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液晶电视里出现“矮胖人”,只能反映出电视台在改良信号方面的滞后。其实,宽屏式的液晶电视机首先是在国外出现的。我国市场上最早出现的宽屏液晶电视机,也是原装进口的。那么国外又是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呢?倘若国外在这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我们何不“拿来”一效?我不相信中国的电视台会真的没有办法改变液晶电视机的“矮胖人”形象,如果暂时没有办法,可以研制开发呀!(端木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