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仁
最近,网上关于“读书无用论”的争论颇为激烈:重庆市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这些考生多是农村考生,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 任何社会的热点舆论一定是有社会现实为背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一道抹不去的阴影。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预计为610万,而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495万和560万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但今年社会上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400万,除了考研、出国的毕业生之外,大约还有200万大学生就业的前景非常暗淡。 这是“读书无用论”泛起的一个最基本的社会背景。 就业难的第三种可能 这其中有两种可能:一是经济不景气,所以大学生就业难;二是大学生确实严重过剩了。 第一种可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大学生就业难并非今年独有现象,早在5年前就开始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周期,但大学生就业难确实是发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这完全违背了一般的经济学常识,而且也不符合世界各国经济普遍的发展规律。 第二种可能,中国的大学生真是太多了吗?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98年全世界适龄青年(18~23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8.8%,其中发达国家为40.2%,发展中国家为14.1%。而扩招前的1997年我国只有7.6%。到2006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500万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共有2300多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这样看来,第二种可能也不成立。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还远远满足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得出这个结论又与现实社会严重不符。大学生就业难,加上今年农民工就业难,成了今年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问题。 不是中国经济长期不景气造成的,也不是大学生太多了,那么我们还得寻找第三种答案。这个答案是不是在经济增长模式上呢? 外向型经济的功与过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基本确立,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外向型经济;二是进入重化工时代。 先说外向型经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总值由2001年的2661亿美元,到2005年增至7620亿美元,年均增长30.1%。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首次超过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18.8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 世界各国平均的进出口依存度约为40%,美国是25%左右,日本是20%左右。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8.9%,升至2000年的43.8%,到2004年高达70%。按理说出口型国家与大学生就业应是正相关,德、日、韩等也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他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却没有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中国为什么会在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就需要分析中国特有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为了换取外汇购买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我国特别重视出口贸易增长,提出了“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出口战略。“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就是后来的“OEM”贴牌生产模式的源头。它的优点是简单、快捷,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迅速发展经济。这一模式几乎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中国几乎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这种经济模式的优点同时又是它的局限,就是以单纯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对劳动力需求量最大的岗位是流水生产线,而这千百万个操作岗位几乎是用不着大学毕业生的。因为是“两头在外”(原料和销售在外),所以如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渠道销售、订单处理、服务跟踪等需求大量较高教育层次的岗位几乎都在国外。这样“两头在外”变成了高教育水平岗位也在外,而低端岗位在国内的格局。所以前几年东南沿海地区大闹民工荒,大学毕业生却是就业难。因为中国是全球经济链上的加工车间,农民工的岗位是面向全世界市场的需求,而大学生的岗位却只能面向国内市场需求,而这种外向型经济对大学生所能提供的岗位相当有限。据笔者了解,一个拥有数万名职工的知名出口大企业,连一个研究生也没有,因为确实不需要。 再说进入重化工时代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重化工的特点就是对资金的需求非常高,而对劳动力的需求低。这在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明显。在八十年代,我国是以发展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目的是为全面工业化积累资金。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大步进入重化工时代。所以,在八十年代,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解决120万人的就业岗位;而到了新世纪后,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提供70万个就业岗位。虽然在重化工时期,单个重化工企业中提供的大学生就业岗位比例要比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高,但可提供的岗位总量不大,仍然无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据统计,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从“六五”到“九五”呈现出快速下降的特点,2002年就业弹性呈负值,直到2005年才上升为0.59。 路在第三产业? 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欠发达。据统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但我国在2002年、2003年、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34.3%、33.4%和 31.9%,2005年才达到了40.3%。而第三产业是能为大学生提供最多岗位的产业。如邮电通讯业、物流仓储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还有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等。这些产业中大多数岗位都非大学毕业生不能胜任的。第三产业不发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现在国家计划投资四万亿拉动经济,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出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但这四万亿投资大部分是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如铁路、住房等,真正能创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机会并不多。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投资与创造就业机会也是有效益问题。就是投多少钱,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测算,同样规模的投资,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对重工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之比是:4:7:10,所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破除体制上的限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事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更为有效的选择。 虽然人们在谈到大学生就业难时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大学生的择业观等提出了不无裨益的批评,但经济增长模式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因此,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要求看,中国的大学生仍然是稀缺的财富,绝不能视为包袱。而“读书无用论”的泛起也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敲响了警钟。 作者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