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印度:“自我雇佣”加强培训 前几年由于印度经济迅速腾飞,很多欧美大公司把后台服务中心和研发业务转移到印度,微软、IBM这些大公司在印度增设工作点,一雇就是一两千人。需求如此旺盛,让前几届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找工作很容易。然而今非昔比,最近经济情况不好,不仅国际大公司不再招人,很多本土公司也在裁员,“要是不想挨家挨户去推销保险单或站柜台,恐怕就只好回家呆着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应届女生比亚无奈地说。 印度今年约有23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加工作,总体上看,目前在印度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基本是个近乎奢侈的梦想。有专家预测说,今年印度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可能会达20%左右。因此,印度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对首份工作的月薪预期还不到8000卢比(1美元约合45卢比)。 目前在印度,最热门的职业是当公务员。尽管公务员资格考试通过率不到0.5%,但印度大学生依然纷纷跃跃欲试。 印度有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实在找不到工作就想办法“自我雇佣”。上个月,记者请一位电工来修住所的电路,这名电工说到,他是去年孟买大学理工科的毕业生,因为没有找到好工作,目前只好先“自我雇佣”做电工维生。“有什么办法呢,要想留在孟买而不是回农村老家,我首先得养活自己啊,不是人人都能幸运地到外企工作,”他感叹道。 在当前就业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孟买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负责人提拉斯告诉媒体,现在他一眼就能看出一个年轻人的就业前景:如果他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且态度自信,那么还有可能得到一份工作;如果英语带浓重印度口音,姿态拘谨腼腆,那职业前途就值得担忧。提拉斯认为,大多数印度大学毕业生在谋职时之所以处于劣势,并不是由于他们缺乏知识,大多数人缺乏的只是新一代雇主所寻求的“软技能”,包括流利且纯正的英语,能够写出分段合理的文章的能力,进行团队合作并深入领会上司意图的能力。 鉴于印度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种种困难,在印度,一个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这就是传授高校所遗漏的技能的教育机构。大学毕业生可以报名接受几周的语法、发音和电话礼貌用语的培训,收费约为300美元。目前这个行业非常火爆,因为仅一门课程就意味着每月300美元的左右工资差别,甚至意味着大学毕业生能不能弄到饭碗。 有意思的是,在印度就业市场一片萧条的情况下,懂中文的大学生似乎成了“香饽饽”。新德里一所大学中文系的一位老师讲到,他们系里的学生,很多还没有毕业就被旅行社、中资企业和政府机关“订货”了,所以根本不愁工作。这位老师自豪地说:“目前在我们学校,中文系学生是最受人羡慕的,甚至许多外系的女孩找男朋友都紧盯中文系男孩呢。”(海东) 埃及:政府资助自谋出路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埃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毫无例外地越来越严峻。旅游、油气、侨汇和苏伊士运河一直是埃及的四大财源,这些负责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行业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工作岗位均有萎缩。工作岗位不断减少,而毕业生人数却在逐年上升,埃及动员和统计中心2008年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