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不宜 王海状告可口可乐 咖啡因易上瘾少儿不宜
王海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2009年春节长假期间,笔者在亲友聚会时发现,家中的小孩都不断叫嚷要喝可乐,不给喝就发脾气,由此怀疑其中含有的所谓香料咖啡因很可能导致儿童饮用上瘾。笔者查阅《化工辞典》发现,咖啡因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关于咖啡因的国家标准中明确说明:“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等刺激中枢神经作用,但易上瘾。我国到目前为止咖啡因仅允许加入到可乐型饮料其含量不得超过150mg/kg。” 咖啡因作为公认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和致瘾物质,成人每天摄入200毫克咖啡因就会导致咖啡因依赖,处于身体发育期间的儿童则更容易对咖啡因上瘾。英国的研究表明学龄期儿童如果饮用过量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会出现胸痛、头痛、过度活跃等现象。与此同时,儿童由于对咖啡因上瘾必然导致过多饮用可口可乐等饮料,这又必然摄入过多糖分导致儿童肥胖。 2009年2月6日,笔者在杭州世纪联华一超市购买了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330毫升可口可乐一罐。该罐可乐罐体上标注配料:……香料(包含咖啡因)……没有标注咖啡因的具体含量也未标注警示信息。 遗憾的是笔者查阅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均未发现咖啡因具有香料用途或者被列入国家许可使用的食用香料目录内。 从可口可乐中国官方网站的资料推算,一罐330毫升的可口可乐可能就含有约40毫克的咖啡因。而笔者发现同为咖啡因饮料的红牛饮料(250毫升装)明确标注了含有咖啡因50毫克,并且有警示说明:“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 可口可乐虚标咖啡因的用途和不标注中文警示说明的做法已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关于消费者知情权和包装上的标识的法律规定。 笔者认为,可口可乐应在其产品包装上标注咖啡因的真正用途和含量,并标注警示说明:“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更应标注过量饮用的危害,就如同香烟盒上标注的“吸烟有害健康”。 令人气愤地是,可口可乐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不仅视中国法律为儿戏,还公然歧视中国消费者。 世界知名的软饮料生产商可口可乐、百事等公司已于2006年1月25日达成一致协议,停止在欧洲市场上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饮料广告宣传。同时,这些企业还将停止在小学校内出售软饮料。其目的是为配合欧盟开展消除青少年肥胖的运动。 在美国,软饮料被认为是造成肥胖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数据亦表明,美国十几岁的男孩平均每天喝的软饮料所含的糖份,相当于15茶匙白糖。实际上2005年8月,可口可乐就已和美国饮料协会达成一项协议,其产品在美国中小学校园实行限额销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口可乐从未对中国儿童进行限售,也从未停止对中国儿童进行广告宣传。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儿童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很多家长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报道,北京孩子肥胖率就已经超过了20%。 可口可乐除了对中国儿童的健康漠不关心,还存在另一个歧视——其在美国销售的饮品标明了咖啡因的具体含量,但在中国销售的可口可乐等饮料却不做标明。
笔者认为,中国的少年儿童也不应当饮用可乐型饮料,经营者不应该将可乐型饮料销售给少年儿童。笔者已于2009年2月6日将可口可乐诉至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希望可以通过诉讼敦促可口可乐标示少儿不宜警示。
更多阅读
可口可乐:真的只靠品牌就行吗?
如果有一个人,要和你玩一个简单的“我说你猜”游戏,然后给出这样的三句话:它和玛丽莲·梦露、猫王、李维斯牛仔裤一并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它是除了“OK”之外全球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它在被股神沃伦·巴菲特探究过后,获得的
史上最成功品牌营销:可口可乐将绿色圣诞老人变成了红色
2012年12月25日“末日圣诞节”刚刚过去,很多人还沉浸在欢乐喜悦的氛围中,戴着红白相间的圣诞礼帽和手套派队狂欢,但鲜为人知的是,80年前的圣诞老人可不是今天这个模样,而是穿着绿色衣服的“怪咖爷爷”,在传统希望文化里绿衣人是大自然的
百事 可口 可口可乐因饮料瓶设计侵权状告百事可乐
全球最大的饮料制造商可口可乐公司日前向澳大利亚墨尔本联邦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其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公司饮料的玻璃瓶包装仿造了可口可乐的设计,存在商标侵权和欺诈行为,要求索赔。但未透露具体的索赔金额。 据称,目前市场上可口
可口可乐饮料海门招聘 饮料产品陆续提价 可口可乐一周涨0.35元
“上周末2.3L/瓶的可口可乐还是5.49元,今天却涨到5.89元/瓶了。”昨天,消费者张先生在超市买饮料时,“价格神经”又被轻轻触动了。据市物价局发布价格监测,自今年年初开始,随着可口可乐、七喜等生产厂家提高出厂价格,近日杭州市场零
天猫可口可乐王老吉 王老吉之争节外生枝 传可口可乐有意加盟
代表红罐王老吉的加多宝和代表绿盒王老吉的广药博弈战波澜不止,忽又扯上王老吉多年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可口可乐。这边厢,被揣测成为第三者的可口可乐表示对此事不知情,那边厢,多年以来一直与收购王老吉品牌传闻相关的,还有百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