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2016年楼市关键词 水市关键词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我国加快“四个转变”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2012年4月20日有关人员从水利部主办的中国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高级圆桌会议上了解到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均缺水50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严重。对此,今后将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从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从粗放低效利用向节约高效利用、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四项转变,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细说2016年楼市关键词 水市关键词
  据了解,今后我国将尽快把“三条红线”指标分解量化到各流域和行政区域。加快建设水资源配置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突出抓好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等领域的节水防污,搞好废污水处理回用、雨水集蓄利用、海水直接利用与淡化利用。建立健全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的规划体系。强化水资源监控能力和科技支撑。同时,将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务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和水市场制度。落实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责任主体,强化考核评估和监督。

  严把水质监控关——严把水质监控关 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卫生部和全国爱卫办相关专家2012年4月11日接受网络采访,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60年及爱国卫生月活动与网友进行交流。

  据中国疾控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陶勇介绍,改水分几个阶段:

  解放初期改水,是简易的改水,把井加高一些,防止污染物流进去。改革开放以后,爱卫会进行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建设。到2001年,国家就投入了,现在是卫生部、水利部、发改委一起在做这项工作。

  改水改的好不好,改的质量怎么样,卫生部门要对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有了解,掌握准确信息。从1992年起,卫生部门就有了计划开始进行水质监测,最初覆盖面比较小,近几年覆盖面越来越广。截止目前,农村对水的网络已经覆盖全国1900多个县,这对保证农民饮用水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改水工作提供了很多基础数据。

  全国爱卫办副主任白呼群举例介绍了水质监测的重要。他说,一开始的自来水工程,是选好水源地以后,把水通过简单的过滤以后,引到农民家,这就算改水了。但是通过组织建设以后,发现农村改水工程的微生物超标比较突出。监测报告报给国务院以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所以后来的改水在设计上加了消毒设备,来防止微生物超标。

  水价密集调整期——水资源短缺水价 进入密集调整期

  2012年4月9日沈阳立法拟实行阶梯水价;4月10日海南省文昌市物价局召开文城地区水价调整与推行阶梯式水价听证会,对水价调整方案进行公开听证,此次拟调整水价方案有两个,其中,居民生活用水类拟调价幅度最小,特种行业拟调价幅度最大;4月17日广东东莞市召开听证会,并拟于6月1日起实施涨水价方案。事实上,很多地市水价已经有所调整,江苏南通市区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行“阶梯式水价”;苏州市自3月1日起,将民用水价格由3.1元/立方米调整为3.2元/立方米;鄂尔多斯市东胜地区供水价格从2012年4月1日起按抄表量据实执行新水价。广州水价上涨几成定局。

  南京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周旭表示水价方面 ,民用水调整幅度较小,工商业用水等非民用水涨价幅度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利好水务企业。

  城乡水质监测——城乡饮用水监测网初步形成

  从近日召开的安徽省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会上获悉,2012年安徽省将从卫生执法经费中专门抽出100多万元,用于开展饮用水水质监督检测。据悉,目前全省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饮用水水质监测及水性疾病监测网。

  安徽省目前有供水单位2000多家。在2011年20%的市、县纳入国家饮用水水质及水性疾病监测网的基础上,2012年,安徽省监测网将覆盖至全部16个市及25%的县,每个市、县的水质监测点为42个至82个。各监测点将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城市市政水厂、城市自建水厂的出厂水每年开展一次全分析监测;对城市市政水厂和城市自建水厂的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及农村学校自建设施供水每季度开展一次水质常规指标的监测;对农村乡镇水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及农村分散式供水每季度开展一次监测。

  水源监管薄弱——中国的水源监管是薄弱环节

  2012年3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在“第二届中国水业院士论坛暨水质安全与保障高峰论坛”会上表示,2012年是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06项检测指标要求全部实施年,对饮用水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有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饮用水市场种类繁多、概念不清,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选择,安全缺乏保障。统一的饮用水分类标准,不仅有助于保障民众饮水安全,而且有助于饮用水市场的健康发展。

  李圭白在会上表示,饮用水安全必须从源头着手,以水源作为核心标准,对不同水源的饮用水进行有的放矢的分类管理。李圭白说,水源决定水质,我国的水源监管是薄弱的环节,相较于国外水资源管理相对落后。政府应该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监管到位,从源头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关注水危机——北大学生调研呼吁关注水危机

  在第43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北京大学学生第四次挂起“地球·公民·传媒”的绿色横幅,学生们用自己的调研行动呼吁各界关注严峻的水危机。五名来自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学生对家乡母亲河现状进行了调查。学生们用自己家乡的经历告诉大家,济南趵突泉、太原汾河、锡林河等都面临严重水危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俞虹表示,这一活动学生们坚持了4年。4年里水资源危机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还进一步恶化。2011年,水污染和水资源破坏问题频频进入公众视野。6月杭州苯酚车泄漏污染新安江事故,7月渤海石油泄漏事故,8月江西饮用水重金属污染事故。此外,黄河连续十年断流,工业污水倾覆农村流域,全国一半以上城市日常用水告急;在突发水污染问题和急迫缺水现象不断刺痛公众神经的同时,也引发人类对水危机更深入的思考、批判和建设。希望学生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对唤起社会节水有些微作用。

  地下水严重紧缺——地下水严重紧缺 保护地下水 “防”重于“治”

  许多人并不知道,地下水占我国饮用水供水量70%。人们更不知道的是,2011年10月份,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对外发布《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这项其实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规定,计划投资55亿美元,加强地下水监测并推动治理技术的发展。

  地下水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占我国水资源总量三分之一的地下水污染现状到底如何?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所所长石建省坦言:“由于没有系统的监测系统,目前尚无准确数据,但从我们参与的工作看,情况不容乐观。”

  “地下水污染不像地表水那样容易发现,且一旦被污染难以根本性修复。”他详细解释道,即使地下水已有某些组分严重污染,但它往往还是无色、无味的,而人类饮用了有毒或有害组分污染的地下水,其危害也是慢性的长期效应,难以察觉。

  同时,因地下水流速极其缓慢,切断污染源仅靠含水层本身的自然净化,所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石建省说,目前国内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紧跟国际前沿。“我们所最近几年成立的污染水文地质研究室和微生物环境工程研究室,分别研究地下水污染的规律和修复技术手段,国内其它单位也在做同类研究。但从国际上看,地下水修复技术也都处于试验阶段,且费用昂贵”。 石建省认为,从经济和技术角度看,完全修复所有地下水污染场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防止地下水污染才是根本出路。

  公开用水档案——机关“用水档案”应向社会公开

  日前,北京市《城镇节水评价规范》4个标准在市质监局网站公开征集意见,今后节水评价拟分4个等级,低于85分为不合格,机关、工业企业要建用水档案。

  在水资源紧张的北京,节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节水推动了这么多年,就社会层面而言,其节水的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对于大多数居民和企业而言,水价的不断攀高,水费开支的压力,自然会迫使他们想方设法省水,再省,恐怕也省不了太多。但政府机关则不同,由于一切由财政供养,其对于水费压力并不敏感,节水意愿自然不强。政府机关的水电消耗过高,说明其中存在浪费,同时也告诉我们,政府机关节水节电,比起居民和企业,有着更大的压缩空间。然而,政府机关的“用水档案”为何不能公开?推动政府机关节水节电,公开其实是最简便、最有效的督促方式。公开之下,那些对于资源能源使用无度的政府机关,将直面舆论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显然要比行政体系内部的考核压力大得多,如此,更能促使这些机关单位反思和改进问题。

  节水,政府机关理当以身作则,公开机关“用水档案”,向自身开刀,拿出推动节水的决心,节水意识才能更加深入人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92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细说2016年楼市关键词 水市关键词》为网友黑夜骑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