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儿童画 画驴之趣



 文:赵忠祥

  近些年,自己在主持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之时,也潜心研习近画驴,亦有所心得。近闻有金融界的朋友关注和收藏赵某画的驴,甚是高兴,今应《当代金融家》杂志之约,写此小文,曰《画驴之趣》。

  

  趣事一:跟黄胄大师学画驴

  我之所以醉心画驴,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幸跟随"画驴圣手"黄胄学习了10年。虽然没有正式拜过师,彼此却是好朋友,在绘画上黄胄大师给了我很多指导。我早就仰慕黄胄的画风,他用墨的神韵,依我所见,当代没几人能与之相比。黄胄大师对我的影响之深,是难以言表的。学画驴时自己已值壮年,又是在看黄胄的笔墨时才兴起的这个念头,于是乎至今都无法摆脱黄胄作画的身影和他在画中所呈现的驴儿们的姿态和墨色的造型。

  当年在干校,黄胄因为画驴被称为"驴贩子",整他的人说,你不是画驴吗,就叫你喂驴。这种变着方儿践踏知识分子尊严的招术,哪知对画家来说,适得其反,这是天赐的一批"模特儿",给黄胄一个绝妙的机会,朝夕观察毛驴的千姿百态,摸透了驴的犟脾气与吃苦耐劳时表现得低眉顺眼的外形,使黄胄画的驴更加栩栩如生。后来自己师从黄胄学画驴多年后,黄胄大师曾经对我说:"咱们来一场师徒展好吗?"当时,我总觉自己努力不够,未敢尝试,却也成了永久的遗憾。

  

  趣事二:冒我名者,其实画得比我好

  我年近四十才开始画驴,甭想成为名家,根本也没想成名家,但是喜欢,愉悦,甚至面对画过的上万张画和上万头驴(它们绝大部分已不复存在了),难免在自愧永不如黄胄先生的叹息中,也时不时偶有成就感涌上心头。而在下永不能以画名和画价忝入艺术门庭和位列名家之畔。不过地摊上,甚至各地拍卖会上却有不少我的"作品"。启功的字,范曾、黄胄的画儿都有大批仿作赝品,甚至堆积如山。启功的字(赝品)只卖50元左右一幅,裱好送人,自是一份厚礼。即使挂在堂上,全国13亿人,又有几人能慧目辨伪的?这些名家的赝品,造假者模仿该艺术家的作品和他们的大致风格。高仿就装得更像,甚至把某画家的个性习惯也一并仿进,并故露瑕疵,为的是鱼目混珠。

  但仿我的画就好办多了,因为我的画很少有人看过,甚至我的签名,被人冒用也无人分辨。某年,我在某市做客期间,一位领导拿了一幅画让我看,七八头驴子,署名赵某人。他说是从北京买来的,让我看看真不真。我看了半晌,对他说:"比我画得好。"真的比我画得好多了,只可惜的确不是我画的。

  "比我写(画)得好",据说是启功先生对冒他名的赝品的口头语,我曾亲耳听过黄胄对仿他的假画的评语:"比我画得好。"这其实也有几分无奈,作假画者盖自古以来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平心而论,因为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过我的画作,凭想象或干脆仿黄胄先生的画,又因水平实在差得太远,不好落黄胄的款,便想到落赵某人的名,且又不知我的签名什么样,于是信手写来。

  不过说良心话,近来我看到的几幅署我名的以驴为题的画作,造型基本准确,用墨也还放得开,不拖泥带水,因为不必刻意模仿黄胄一笔一画,大致差不多就成了,反而少了一些拘谨,再加上这些人自有一些笔墨功底,所以我说"比我画得好"。

 童趣儿童画 画驴之趣
  

  趣事之三:画驴说驴

  如果把马比作贵族,驴子充其量是芸芸众生。当初王公贵胄、元帅大将的坐骑和驾车之马是何等的威武和荣耀?德国高级轿车叫宝马,估计还没有谁创意把车子定为"宝驴"牌。

  驴儿们最好的品牌就是阿胶,想起阿胶的用料,听了也不好受。驴儿拉磨,被蒙住眼围着磨台转了一圈又一圈;驴儿驮柴背水,也给人做代步的工具,大抵是妇女们骑着它回娘家,彪形大汉情愿跟着,也不会跨在驴背上。老人、小孩、文弱书生、大多数农村姑娘们都常会骑驴,但专门用做坐骑的驴儿是少数,大部分驴是干着粗重活计,上不了沙场,上不了舞台,当不成英雄,也成不了名驴。死了之后,皮还被扒下制药。

  大师画驴,让驴也得以扬眉吐气。人们都知道徐悲鸿画马,但他也偶尔画驴,譬如他20世纪30年代作品《六朝诗意图》中就分别画有骑马和骑驴者,此非将军与文人之分野,而是人的阶层不同的标志,锦帽貂裘和布衣之分立判于画中。黄胄画驴有名,但画马亦无数,还是以画驴名传久远。只是业内称,在画驴时若偏于像马,那画出来的就是骡子了。绘画中,马就是马,驴就是驴,骡子就是骡子。这也是业界的"潜规则"吧。

  

  趣事之四:与驴之缘

  我1964年在北京郊区参加"四清"工作队,到了山区,天天都能看到驴,看到下地时,女孩子们一斜身坐在驴的一侧,靠驴的臀部支撑,那姿势煞是可爱。但那时我尚未开始画驴,也没想到日后会用得着这一幕的鲜活场景,没太记住细节。骑马大多有鞍子,好马要有好鞍,而农村女孩骑驴就那么一蹿上了驴背,任凭它如何颠簸都轻松优美地坐得很稳,那是一曲田园交响诗。

  开始画驴之后,自己也喜欢上驴了。一天,我在车里看到窗外一小饭馆,门上却有大字木牌,记得是白地红漆两行大字:"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驴肉可能好吃,但小店宣传得有点滑稽。过去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不是被保护的野生动物,它任人驱使,拉车、驮袋、拉磨、打场、当脚力,一生为人勤勤恳恳干活,末了又让人宰了吃了。虽然物尽其用,但它好命苦呀。有人问我你吃不吃驴肉,我就说,"我画驴不吃驴肉",其实不画驴我也不想吃驴肉。黄胄是画驴高手,他说:"我也不吃驴肉",我相信。

  

  趣事之五:画驴与收藏

  自己多年醉心画驴,近来也获得市场上的些许认可。2006年底,我自费制作了一本书画挂历送给好友,里面画有驴、猪、鱼、牛等。在挂历收入的12幅书画作品中,有两幅最有价值,是自己分别与黄胄、范曾合作的,因有大师的成分,遂可称"国宝"级作品,目前已喊价到100万人民币。目前,这两幅画的原作被我妻子张美珠收藏。其中一幅是我与黄胄合画的两头驴子,业内戏称看不出哪头是弟子我画的,哪头是黄胄大师画的。当然,此言中多有对我的鼓励之意,这我明白,我永不敢和黄胄大师相媲美。目前,市场上收藏以马为画的很多,收藏以驴为画的也不在少数。自己的许多画作也有幸被爱好者收藏。在市场上也常看到我所画的《驴》被标价出售,标价我倒不过于关注,只是收藏爱好者爱好我之陋作,倒是让我感到欣慰和平添不少信心。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和主持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9278.html

更多阅读

果卿居士:现代因果实录 二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二季

果卿居士:现代因果实录 二作者 : 果卿居士前言  我绝没有想到《现代因果实录》出版后,立即受到各地同修们的欢迎,相继翻印,许多地方一版再版。尽管我在「缘起」的最后说明了「鉴于诸多不便,我隐去了书中所涉人物的真实姓名与地点」,但仍

沈复《童趣》赏析 沈复

童年的无知与生命的乐趣——沈复《童趣》赏析沈复在《童趣》(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以细腻的文笔、独特的视角记述了是自己幼年时的几件琐事:将成雷的夏蚊拟作群鹤舞空;将蚊留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白云鹤观;在土墙

声明:《童趣儿童画 画驴之趣》为网友半忧郁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